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范读,让课堂如此美丽
发布时间:2011-10-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静芬
 

东青实验学校  赵静芬

范读,在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是:示范朗读。尚记得,在儿时的记忆中,朴实的语文老师梅老师、黄老师、陈老师,她们捧着语文书,娓娓地为我们进行范读。从一年级的《猫和小鱼》,到高年级的《穷人》,到……每当那个时候,虽觉得那些语文老师在身材上称不上窈窕淑女,但彼时却散发着迷人的光彩。那一刻,我们的心没有一丝浮躁,只觉得随着老师的朗读,渐入文本意境。整个课堂中,听不到一点儿窃窃私语,只有一个个凝神细听的学生。等老师读完,我们也跟着舒了一口气,仿佛刚才不是老师在读,而是我们在读。

这样的感觉已经离开了我很多年。刚开始参加教学工作的时候,自认为自己的声音还是比较好听的。所以,也爱在课堂上进行范读:有时文章较短,会全文范读;有时文章比较长,则选择一个小节。可是,在大肆渲染个性化阅读的今天,蓦然间竟发现范读已经被打入了冷宫。甚至,提起范读,则与扼杀学生个性发展联系起来了。于是,部分教师谈“范”色变,在课堂上嫌少见到教师范读。于是,我也开始“闭嘴”。

上个星期,教研组公开课活动中,王燕群老师教学《蒲公英》第一课时,大胆地运用了范读,而且是全文范读!坐在教室里的我,听着听着,仿佛回到了儿时,仿佛见到了我那最敬爱的语文老师,笑眯眯地为我们读着读着,不时朝我们微笑,走过我身边的时候,还轻轻地摸一下我的头……王老师读完以后,我怎么也回不过神来。我仿佛是文中那颗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的蒲公英种子,在王老师范读所创设的意境中深深扎入。看着周围的小朋友也深受王老师范读的影响,轻轻跟读,跃跃欲试。我深深地觉得:范读,让课堂如此美丽。

课后,我对语文课堂上的范读进行了一番思考。范读,是语文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如何将范读这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性的使用,正是我思考的关键所在。

比如初读课文时,学生疏通字词存在一定的困难,再者,有些课文生字词、长句子较多。如果,放手让学生去读,或者采用分节朗读,逐节纠正的方法。会造成以下几种结果:读课文的同学收到影响,其余同学属于旁观者;学生读错较多,使课文对学生失去美的影响;初读时间过长,形成教师与读者的互动,影响学生的人数太少。如果这时换做老师轻轻一句:先听老师来读一读好吗?合适的停顿、恰当的重音,清晰的吐字……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胜过技巧性的朗读指导效果数倍。

又如,在学生朗读欠佳时,与其你老师在这里不断地提醒:这儿可以读得高昂些,这里可以平缓些;这里可以……那里……您心里明亮着,可学生毕竟是学生,哪里能把握这个度呢?此刻,何不采用范读,酝酿感情,声情并茂地来一段,那学生则心领神会,何愁启而不发呢?

总之,范读的确是语文课堂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地使用,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美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