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和蒲公英一起飞
发布时间:2011-10-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汪海英
   

 

和蒲公英一起飞

“花丛之中,有我们的影踪;蝴蝶飞过,编织灿烂笑容。棉絮轻轻飘过了天空,勾勒彩虹,华丽的朦胧。”这就是平凡而又美丽的蒲公英。9月的最后一天,听了王燕群老师上的公开课《蒲公英》第一教时。《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诉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时,有必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运用低年级常用的随文识字法,把学习字词和阅读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她的字词教学不仅细致到位,而且善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词,在教学“嘱咐”的“嘱”字时,她特别要求学生记住最后三笔在以前学过的“遇”字里同样有过,并让他们反复书空几次,强化记忆,防止学生出错,避免和“离”字下方混淆。对“嘱咐”一词的理解,王老师又是这样来教学的:

师:太阳公公也喜欢这群小降落伞,他有几句话想嘱咐你们。

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

师:有哪位同学来当一下太阳公公,嘱咐下小降落伞?

(指名读)

师:有同学知道嘱咐的意思吗?

生:告诉……

师:嘱咐是叮嘱、吩咐的意思。

师:爸爸妈妈平时会嘱咐我们什么?

生:爸爸嘱咐我好好学习。

生:天冷了,妈妈嘱咐我多穿点衣服。……

师:从爸、妈的嘱咐中,你感觉到什么?

生:关心。

师:你能用关心的语气来读读句子吗?

(指名读)

三年级的字词教学之重要勿庸赘言。如何教,如何教好才是问题根本所在。王老师对“嘱咐”的讲解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读中认,认中读”的过程。她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这一过程,循序渐进地理解;让学生在读中认识这个词,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读。在学生喋喋不休,诉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感受着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着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种子的关爱。在这样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再来朗读太阳公公的话,使一个原本陌生的词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与自身经验结合起来,与学生内心的情感结合起来,让一个冷冰冰的词在学生心中有了温度,有了共鸣,有了反思与咀嚼的空间,从而于不知不觉间进入了自己的记忆模块。我想,这群学生以后遇到这个词的造句时,一定不会觉得艰难;以后当家人告诉他过马路要小心时,他也许立刻就会想到曾学过一个词语叫“嘱咐”。这样教学,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学习字词更自然,不枯燥乏味,理解得更深刻,整个课堂显得更和谐,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有这样的效果,我们词语教学还要追求多少?

另外,在课堂上王老师还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在教学一开始,王老师就用课件向我们展示了蒲公英的绒球,让孩子们较为直观地认识了蒲公英的模样。再抓住“金光闪闪的沙漠”、“银花朵朵的湖泊”、“黑黝黝的泥土”三个短语,配有形象的图片出示,让学生观看以后读得更到位了。

整堂课王老师准确把握文体,解读文本,目标定位准确,设计自然,过程流畅,不论是生词教学,还是对课文的朗读指导,都是那么扎实,课堂教学始终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一位老教师的教学风采。同时,王老师的课也让我们每一个听课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没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出发,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复杂的内容讲清楚,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汪海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