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不一样的说法,不一样的效果
发布时间:2011-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岳锋
 

学习《孔子游春》初读课文之后,我让一位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朗读。他读得实在有些差劲,且听小评委们的评价:“他读错了一个字。”“他添字了。”“他第二句重复了。”“他朗读没有感情。”等等。再看那位学生,面对毫不留情的点评,一脸羞愧,只好灰头吐面地坐下来。这节课,他显得坐立不安,注意力很不集中,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这引起了我的思索:怎样能利用评价有效激起学生的信心呢?

第二天,我对小评委提出新的要求:仔细听,听后先说说他的优点,再指出不足。我又分别叫了几个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朗读课文,听到了这样的评价:“他的声音很响亮,这一段只错了一个字。”“她比以前有进步了,只重复了一次。”“他的第二句读得很流畅。”“她不仅读得流畅,有些地方很有感情。”

读书的学生越读越有劲。整堂课,学生都处在一种激昂的读书热情之中,哪怕是平时羞于读书的学生也是如此。而我也分享了学生的喜悦。

一句不一样的说法,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遇到学生不能适应你的教学或者提问时,我们可以站在学生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说法,换一种提问设计,也许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