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语文味
东青实验学校 薛建妹
有幸聆听了三河口张春燕老师的一堂30分钟的语文课。它要教者挤出10分钟给学生自学、练习的机会,但一贯40分钟的课堂变成30分钟是在考验教师,尤其是要教者有更为清晰的教学思路,更为精炼的教学语言,更为紧凑的教学节奏。
就张老师上的上的这堂《九寨沟》可谓是精彩纷呈,总的说来以读为主,四次不同层次的朗读,一步一步叩开了《九寨沟》一文的大门。
一读:教师范读课文。张老师声情并茂,图、文、音三维结合,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冲击,充分调动了在座每一个人的探究兴趣。
二读:指名读文。由浅入深,由易入繁,从字、词、到短语,层层深入,边读边化解了多个难点,在此,多媒体的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读:自由读文。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来读,既减轻了学生的朗读任务,又提升了朗读的质量。
四读:以诗代文,整体朗读。一首诗来概括全文,带着学生再次整体感,将《九寨沟》的美更为立体化、深入化,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
感悟和体会九寨沟的美丽风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教者把握得较好,对第三自然段进行了重点指导。在课堂上,重视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感,安排了“快速读课文——细读课文——精读课文——美读课文”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默读、自由读、赛读、指名、配乐读、老师点评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美丽,被九寨沟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所陶醉。尤其对感受九寨沟平湖飞瀑的美丽壮观时,教师通过范读,想象画面、抓重点词、创设情境、点评等指导学生用赛读的形式感受瀑布的壮观,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指导朗读时,我深感点评的重要性。教师适当的点评,可以挖掘学生的朗读潜能,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把朗读的技巧教给学生。当一个学生读雪峰的句子时,师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很高很美的雪峰”,下一个学生读时就有意重度“插入云霄”和“银光闪闪”。在学生读湖泊的句子时,师又是这样评价的:“你读出了湖泊的颜色美,你读出了湖水的清,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像宝石一样的湖泊,你把湖泊的美读活了。”在老师的点评中,学生意识到要把“色彩斑斓”、“五彩缤纷”“清澈见底”这些词读美。由于点评及时适当,学生不仅入情入境,朗读水平与审美情趣也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总的来说,朗读将书本这无声的语言转化为了有声有色的音诗画,这是对语文中“语”字的最好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