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知识本身就是活动,动作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把数学课设置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动手中感悟,动手中理解,动手中解决。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到数学知识。
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课时,我先布置学生准备好卡纸和细毛线,课堂上先让学生用圆规在卡纸上画任意一个圆,剪下后我先示范用毛线绕或者在直尺上滚一周,然后布置学生4人一组,小组合作,测量四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的周长和直径,把数据填在圆的周长记录单上。分工:两个同学负责用绕线法或滚动法测量周长,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数据,另一个同学负责用计算器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值。测量结果以毫米为单位,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由于掌握了方法,小组内的分工又明确,学生很快完成了操作活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数据测量的误差也比较小,最后大家一起板演周长除以直径的商这一列数据时,发现基本上都是三倍多一些。从而引出圆周率,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新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