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记《初识PowerPoint》教学反思
《初识PowerPoint》是四年级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仍旧延续了儿童对新事物的好奇,对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较感兴趣,同时,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的要求也更高,更注重学习内容的是否有意义。这时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世界,而渐渐学会用思想去了解世界。
从学生的信息素养来看, 他们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WORD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所以本课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在自主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操作的一般方法,还特别注意了知识的迁移。
从学生的差异来看,基本操作能力不会相差太大,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的水平上。信息技术教学最常用的是任务驱动法。但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学生对你设计的任务不感兴趣时,就不能驱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样即使在你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完成了任务,但这种驱动,只能是外驱动或硬驱动。而通过创设有趣味的情境,结合知识本身的特点,吸引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在做中学,学中乐,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种融合了情境的任务驱动才能真正做到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建构知识技能。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我们学校提倡“感恩教育”,学校为了向社会各界展示我们的教育成果,还专门制作了漂亮的多媒体作品,想不想欣赏一下?(播放幻灯片,共同欣赏),接着谈话:我已经看到同学们眼中闪烁着的光芒,我想你们一定很想学会制作幻灯片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都学习这部分内容。那你知道这个幻灯片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吗?老师介绍PowerPoint2003这个软件,告诉学生它和WORD都是属于office办公软件系列的,为接下来的知识迁移作思想上的准备。
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欣赏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而且幻灯片中展示的照片和事迹介绍都是同学们身边熟悉的,所以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一下子激发出来了,学习的欲望就更强烈。为接下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作好了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环节,我就让学生“自主探究,落实任务”,我布置的任务内容也贴近实际,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展示的内容;第三环节还设计了“作品展示,互动评价”。每个人都希望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他人的认同。所以最后的成果展示是必不可少的,而评价也是尤为重要的。我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重视自评与互评,使评价成为学生反思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
这堂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我还引导他们采用尝试操作、自主探究;组内互助、小组交流;模仿对比,反思提高的学法进行学习。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对学生完成的作品如何更好的艺术布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渗透审美教育,从而让学生收获更多。我还发现学生对讲授法授课掌握的知识点很快,自主性学习在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身上体现的很好,但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身上,不但发挥不了优势,甚至影响了学习的进度。今后还要更关注学困生,争取整体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