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时阴时阳潇洒地使着自己的性子。第六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样的课程对于孩童来说,是带着放松的心情参与课堂活动的。今天的主题是《水果拼盘》。研究的重点是在会制作水果拼盘的基础上学会跟人交流。在学生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我穿梭于各个活动小组之间,很自然地欣赏到几支感人的插曲……
五(4)班有一位智障学生名叫常玉玺的,虽然平时话不成句,连个“老师”也会尊称为“老子”,但是从本次活动筹备以来,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积极。当他们一组做拼盘时,他也兴趣盎然地动起手来,无奈由于平时缺乏实践,把一些水果捏得稀巴烂。同组同学非常心疼,但劝他又不听。于是,组长就告“御状”。我把他叫到身边,和颜悦色地跟他讲:“小组活动中,除了动手制作有时也要学会看,看也是一种参与,一种学习,老师相信你会在旁边好好学习的。等你学会了再动手则更好!”他听了我的话,安分地呆在一旁观察小组成员的创作。等我从其他组巡视一圈过来,发现他仍然认真地看着……我拿起桌上的一截黄瓜,想奖励他,他坚持着不肯吃,说:“没做完呢!组长说要做完了才能吃。”这么朴素而又简单的话语,虽然不会令别人感动,但却深深地感动了我。因为智障的他,也懂得团队纪律的重要。这是我们平时扎实开展思想教育所结出的果实。
当我转到第三小组的时候,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刚才,羌老师点评我们的拼盘加了果酱吃了会发胖,我们重新做一份送给
听了这一小段话,我内心在辩解:“天哪,我刚才不是不肯吃,是照顾到教师的形象和为了给孩子们留着吃的。那是我的推诿之词。没想到孩子们会这样想。”
但是,就那样平常的话语,却令我内心震撼:想不到现在的孩子居然有如此的感恩情结,这是对老师至高无上的褒奖呀!哪个老师听了不会感动呢?当然,这归咎于孔老师平时润物细无声的感恩教育。
至此,我想大胆地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有一种情怀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