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以辩激思,追求灵动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1-04-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春法
 

以辩激思,追求灵动的课堂

沈春法

小语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断:

师:你们认为天游峰的这位扫路老人生活累不累,苦不苦?

1:我认为他不累,因为课文中作者问他,他就说“不累,不累”……

2:我认为这位老人生活很累,很辛苦,他每天都要扫上山,再扫下山,来回要走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怎么会不累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呢?

(生七嘴八舌,两种意见都有)

师:这样,不管你赞成哪种意见,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理由。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从书中寻找自己的答案,从生活中寻找理由来反驳对方……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好,我们的小小辩论会开始——我们把认为老人生活累、生活苦的一方作为正方,把认为老人生活不累不苦的列为反方。

正方1:我们认为老人工作很辛苦,很累——你看,天游峰这么高,这么险,许多游人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正方2:要知道这位老人已经七十岁了……

反方1:书上老人不是说了嘛,“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反方2:而且老人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可见他确实不累。

反方3:书上还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老人的话说明他很喜欢这里的生活,如果累、苦,他还会在这里吗?

正方3:虽然山上有泉水、大米和青菜,不过光靠吃这些营养也不够啊!

正方4:仅仅有花鸟作伴,时间久了老人不会寂寞、孤单吗?

反方4:我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不会觉得厌倦。比如你喜欢吃的某一样菜 你经常吃怎么都吃不厌呢?

反方5:我觉得,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个扫路人工作是辛苦的,生活也很单调,但是他的心态好,他把这些辛苦的事当作是快乐的事情,所以感觉就不辛苦了……

师:这就叫做“以苦为乐”。

……

师:刚才的一番辩论,双方都摆出了理由或者是事例,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不管我们赞成怎样的结果,对扫路人的认识其实是一致的。从身体的角度来说,这扫路的工作确实是挺辛苦的,关键是我们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这位老人没有把这么辛苦的工作当成是一种负担,反而把他当作一种享受,这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着也正是我们大家需要从老人身上汲取的精神营养。

这是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的一个片断。当时的这个小辩论会并没有预设。因为以往教学这一课时,学生的认识似乎都很“到位”——都会认为老人心态好,生活和工作不累不苦,因为文本里有很多语句证明这一点,所以也没有想到有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好在及时调整了安排,设计了这个小辩论会。从课堂效果来看,还不错。我没有轻易去否定正方的观点,毕竟从学生的生活背景来看,很难体会扫路人的心态。但至少,通过辩论让学生尝试了合作探究,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现在想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正需要多一点这样的灵动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