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课题可以这样生成
发布时间:2011-05-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羌文英
 

课题可以这样生成

羌文英

最近,本人跟学生一起研究《关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研究》。在开题指导生成课题的一环,指导流程如下:

1、自己提问题。

同学们都使用过循环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关于循环教科书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写在白纸上。

 2、小组提问。

刚才老师看了一下,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可真多,把你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选出1-2个大家都想研究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写一个问题,由组长贴到黑板上。

3、引导归类。

1)请各小组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问题。(第一小组是:  )

2)看看哪些问题是相同的,我们就保留一个问题。

3)在这些问题中,哪些是我们有能力又可以开展研究的呢?

在这些问题中,你们组最想研究的问题是哪个?小组商定一下,选择一个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4)全班统计

5)陈述选题理由。

在这些问题中,你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问题研究的?

相机板书:可行性,有价值,感兴趣

4、小结:刚才各小组在这些问题中分别选择了一个问题准备开始研究,我们在选择问题时会考虑到可行性,有价值,感兴趣。

反思一:对于一个拟研究的话题提出后,首先让每个学生思考后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研究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的特性。

反思二:在问题初步提出后,重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筛选问题。第一步:小组内筛选;第二步:班级集体筛选;第三步:小组内再筛选。而每次筛选都充分考虑到问题的可行性、价值性、兴趣性。这体现了在课题生成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的原则,重视的是学生能参与实践过程,不在乎最终结果如何。当学生在选题时遇到困难,如提出了没有研究价值或暂时没有能力研究的问题时,教师要重点点拨、启发或示范,充分发挥师者的指导作用。这也就应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在选题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