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演绎精彩课堂
汤佩佩
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它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恰当追问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自然而鲜艳的花朵,教师的恰当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智慧的天堂。
在“认识分米和毫米”的第三次教学时,因为在课堂中的适时追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开拓了思路,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率。
教学片断1:
三 认识毫米
1、1厘米=10毫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和厘米。你能给这些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吗?
铁定长2( ) 床长2( )
黄瓜长2( ) 大米宽2( )
问:第4个怎么填呢?
追问:为什么厘米不合适?
师:大米的宽很小,这里就需要用到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认识的毫米。(板书:毫米)毫米还可以用字母mm表示。
分析:这里是教学认识毫米,老师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既巩固了新单位分米的认识,还引出了“毫米”,当老师问到最后一个怎么填时,肯定有学生能说出“毫米”,而在这时老师进行追问“为什么厘米不合适?”就更加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厘米和毫米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毫米”是用来形容很小物体的单位。
教学片断2:
感悟1毫米
师:1毫米非常的小,(拿出一本练习本)这本本子去掉封面一共有20张纸,量一量,我们一般从刻度0开始量起,通过量发现本子的厚度是2毫米,那你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吗?(10张纸)
师:请你数出10张纸捏一捏感觉一下1毫米的厚度,你有什么感觉?(很薄)
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把手抽出来,你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学生进行操作)
追问:那什么样物体的长用mm做单位呢?(指名回答,教师纠正)
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大约是1毫米。(生找一找)
师介绍: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10张纸的厚度。
分析:这段是让学生感受1毫米的厚度,通过老师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捏10张纸的厚度来感受1毫米的厚度,在学生还正在感受两指间的距离时,老师进行恰当的追问“什么样的物体的长会用毫米作单位呢?”在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发现1毫米很小,所以肯定是很小的物体的长用毫米作单位,这样的追问,使得学生由初步的概念理解到实际的运用,既感受的毫米还学会了运用,加深了理解。
适当的课堂追问,既能问出智慧,又能问出质量,能掀起课堂的高潮,演绎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