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与生活”
——对练习设计的一点感想
赵静芬
看到武进区教育网站上关于“同课异构”的通知,其中有我目前任教的五年级下册练习五的内容,于是就其中的“语文与生活”部分想谈谈我的构思。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接触“新词儿”
1、播放视频(“语文与生活”中丁大勇与爸爸的交谈内容)
【设计意图:就五年级学生而言,尽管已经进入了高年级,但是他们还是喜欢直观的感受,所以创设情境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在对于新词儿的导入部分,采用指名学生朗读这一段话的方式的话,其余学生可能不会仔细地去听,可能对于这段话中关键词语的感受不会明显。因此,设计将这段话的内容拍摄成视频,并且在其中插入“劲歌劲舞”的视频,学生不仅对这段话的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也自然地理解了“劲歌劲舞”这个新词儿的意思。 】
2、思考:你知道丁大勇口中的 “劲歌劲舞”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读书上的那段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儿,就是像文中的“劲歌劲舞”这类反映当今时尚生活的词语。
第二环节:读读议议,积累“新词儿”
(一)多种形式,读读“新词儿”
1、课件出示练习五中的16个新词儿。
2、学生自由读这些词语,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3、指名朗读,师随机指导正音后用多种形式朗读这些词语。
【设计意图:读准这些词语,是理解词语的最基本的要求。词读多遍,即使没有完全理解它的意思,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理解与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既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词都是所谓的“新词儿”,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仅仅让几个学生在作秀。 】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词儿”
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这些新词儿的意思。
【设计意图:对于要求中的“说说它们的意思”,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所以在这一环节,安排了小组合作交流。 】
2、反馈交流:
(1)“连连看”练习:出示词语意思,说说这是指哪一个新词儿。
【设计意图:如果在交流中,仅仅安排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那个词语的意思,或者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那么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连连看"练习。目的在于避免交流的单调性,提高学生交流的兴趣,也可使全体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
(2)说说这些新词儿中,哪些你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哪些比较陌生。师生相互评价,补充。
【设计意图: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在理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其感受到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语文知识,比如说我们今天所讲的“新词儿”。】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拓展“新词儿”
1、说说你在生活中,还接触到哪些“新词儿”。
2、小组交流,每组派一人记录下来,板书在小黑板上。
3、汇报交流。指名说说自己搜集的某个感兴趣的新词。师生共同评价。
4、朗读小黑板上的新词儿。
5、练习:(出示课件,指名回答)
你知道这些意思分别可以用哪个新词来代替吗?例如:
(1)你需要的东西,打电话叫销售人员直接送到你手里来。大家一般的理解就是快餐的外送服务。( )
(2)把人从原来的岗位上撤下来。( )
(3)主要提供互联网连接服务的公共场所。( )
(4)表示单挑、决斗,由两个字母组成。( )
(5)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 )
……
6、小结:这些新词儿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平时,我们可要多留意,还可以积累更多的新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了解课本中提供的新词儿的意思后,对“新词儿”把握得更准确了,教师可启发他们结合身边的事物,结合课前的搜集内容,交流新词。为了避免重复,已经对全体的学生的考虑,建议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个来讲,其余同学可以补充。而这一环节的练习中的“根据意思想新词儿”,教者需要充分预设,根据课堂生成选择练习的内容。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提升练习的层次,激发学生学习新词以及将学习的目光投向生活的兴趣。】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深入探究
继续收集新词儿,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
【设计意图: 学生对语言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因此,让孩子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真正实现了“语文与生活”“积累与运用”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也有莫大的帮助。】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事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本课时关于“语文与生活”中“新词”的教学预设中,就是本着新课标的这一理念,注重学生对“新词”的理解、积累、拓展,并实际运用。让学生明白“新词”来自于生活,生活孕育了“新词”,“新词”又丰富滋养了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