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方法的痛
朱华锋
四年级开始学习运算律与简便计算。在上学期主要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四个运算律,并运用这四个定律进行相应的简便计算。应该说,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位置十分重要,是今后高年级学习小数、分数简便计算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中紧紧地抓住了重点与难点,把一些常见类型的、相关的简便计算进行了相应的操练,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与简便计算的水平。(其实四年级的简便计算应该说类型与变化还不是很多,算来算去就那么几个,记忆力正常的都可以把题目背下来的。)按照常理来说,在那么多类似题目的熏陶下,学生应该在考试中问题不大了。但是事与愿违,在期终考试中,我两个班93名学生在做4个简便计算时,一共有21名学生做错,最多的学生错了其中的3个。看着题目,这4道题都与平时所做的题目一样,就是不知道学生怎么还是不会做。痛定思痛,我觉得以后自己还要在这几方面继续努力。
1、理解定理。在教学相应的运算律时,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与内化这些运算律,让学生明白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运用相应的运算律。
2、善于观察。在进行简便计算时,先要让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符合什么运算定律,怎样拆或怎样合才能凑出整十或整百数出来,然后再动手做题。
3、及时验算。在计算完简便计算之后,要让学生用普通的计算方法验证一下结果是否正确,从而能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4、有效练习。计算是要靠一定量的练习来进行巩固与提高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与数感。
5、合理编排。在四上的简便计算中符合连减的规律和连除的规律的题目只有在期末复习那个单元才出现,平时的习题中是没有的,因此,学生对于突然出现的新简便计算有点摸不着头脑,练习量靠那么几天也达不上,错误较多也就正常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相应的题目提前到平时的教学与练习中,让学生有时间来理解、掌握与练习这样的简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