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地记得去年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窘样: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连上两节课都没能完成,画出来的图形没有几个是正确的,错误原因有的没有在格子里画,更多的是没有做到对边相等,不是多一格就是少两格,直到第二天借助活动长方形的演示,才算马虎过关。等到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又忘得差不多了。
虽然学生在以前并没有感知过平行四边形,可是学生对于它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的楼梯扶手、篱笆的平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为什么学习起来这么累人呢?眼看今年的数学教学又到这个难点,心里真有些担心。
由于前一天教研组开展活动到很晚,回到家又因为缺这少那,我依赖的法宝“活动长方形”一个也没做成,只好找了家里一个废弃的活动衣帽架,匆匆上阵,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在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侯,我搬出了这个“教具”——活动衣帽架。让学生用手摸出平行四边形,增强感性认识。
师:这个架子还会跳舞呢!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拉动架子,演示图形的变化。)
生:变长了!
生:变胖了!
生:变矮了!
生:……(看着衣架的变化,孩子们激动地叫着,喊着。)
师:同一个衣架,向不同的方向扭动,就变出了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看着孩子们新奇的眼睛,看着他们跃跃欲试的小手,我灵光一闪,想起以前美术课上老师教取景时,不是用左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拼成长方形的吗?这不是现成的教具吗?)
师:老师没有那么多的衣架,但小朋友自己身上也有一个神奇的平行四边形。(指导学生用手指拼出长方形。)
师:也请你长方形跳个舞,看看变成了什么图形了?
生:操作,交流。
师:让我们的手指长方形来跳个集体舞吧!
(在口令声中,47个长方形动了起来,孩子们个个很惊奇。)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的获得还依赖于具体的事物的亲身感受,让手指长方形“跳舞”,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对边相等的特点没有变。“说说画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利用学生的提醒,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防患未然。接下来,围平行四边形、画平行四边形,一切都顺理成章。特别是借助实物投影,教师可以轻松利用方格本演示图形的多种画法,更受用的是实物投影可以展示学生的画图情况,及时反馈点评。多余的时间,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练习,让学生独立用学具盒里的七巧板来拼平行四边形,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整堂课在和谐、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我也享受着其中的快乐。
哦,我成功了。看来,教学资源无处不有,以后的教学可不能过于轻敌,得好好钻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借助合适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