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与不做
东青实验学校 邓涵健
学生不做家作,肯定是会影响他的学业的基础的。做老师的,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但假如这是整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情况,我想这已经是个不正常的现象了。
我现在教的三班学生其中的2个班有一半的学生不做家作。直接的结果就是差生面广,教学压力非常大。面对这种情况,我想着急也没用,不如思考对策。
首先肯定这样的学生群体的本质是好的,善恶能分,知荣辱,能进取。接着我想假如我是最懒的一个学生,我肯做怎样的作业的。我开始严格控制作业量,对家作的设计都反复斟酌过。开始时我只布置抄写3个单词,每个一英一中。结果下来班级里只有几个人不做。即使补那几个学生也很快补出来了。但事实上的教学任务是不止这点作业。我把家作的任务分解到课上,这样不仅可以辅导他们,而且还可以控制他们完成作业的时间。剩下2个单词回家抄写,其余都在课堂上完成。主要看看他们的学习自觉性。结果是三个班级只有1个人不做。逢星期天基本不布置作业。这样又过了一个阶段,基本没有什么人不作业。而且他们上课就盼望着快点把家作告诉他,让他快点完成。看着他们有点做家作的兴趣了,2个月后,我开始在课上把家作放手让他们前面写个范样,其余几遍回家抄写。但作业量还是严格控制的。所有的作业都是有的放矢的。及时批改处理的。这样2个班不做作业的情况基本只有2个人。我观察他们,他们还是能接受做英语家作的。这种方法延续至今,有关家作的治理情况基本告一段落。
虽然这样做影响了我授课的广度,深度和进度,但鱼和熊掌不可皆得,没有底层,哪有高层?
做与不做,关键看教者怎么管理。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方法和尊重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