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效应”的无意运用
东青实验学校 成 英
小丽是我们班的一位女生,她一开学给我的印象是作业拖拉,甚至偷工减料,与人交往上不善开口,交流颇为困难,总之,她是一个内向孤僻、学习困难的学生。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悄悄地,小丽就像变了一个人。以前班上总会听到老师对她的批评,现在却总是听到对她的表扬。她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了,作业再也不拖拉,不仅按时完成,而且正确率也较高。一系列好的转变也给她带来了自信,经常能从她脸上见到微笑,也能自信地抬起头与别人交往沟通了。目睹小丽如此大的改变,我决定学期结束时给她颁发一张“进步之星”的奖状,以资鼓励。
细细回想这一学期小丽的成长轨迹,去探究其中令她发生改变的原因。印象最深的是我经常对她的表扬与肯定。
偶尔,她的作业没有落到最后上交,我会说:“小丽同学真棒,作业的速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再老晚交了。”
偶尔,她的作业正确率较高,我会说:“小丽同学真了不起,今天的作业几乎全对,我仍要给她批一个‘优’”。
偶尔,她上课听讲特别专心,我会说:“看,小丽同学听得多专心啊,我知道她的心里肯定有了答案,如果再多一点勇气,她肯定能站起来回答问题了,那样就更好了。”
偶尔,看到她认真作业,自觉学习的模样,我会说:“小丽同学真不错,她的进步是我们班同学中最大的,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老师真为她感到高兴啊。”
偶尔……
印象中,这样有意又看似不经意的表扬,已不记得有多少次了。其实,每一次我也只是不费吹灰之力地随口给她灌了点“心灵鸡汤”,没想到,日复一日,久而久之换来的竟是她朝我对她期望值的靠拢。我还真有点感叹:“没想到,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竟也能如此简单!”
在准备心理保健师的考核中偶然发现了一则适用于孩子身上的心理学定律——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无意中竟运用了这一心理学知识,才有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惊喜。我准备在下学期,在我们班那帮特殊学生的身上,多用“南风效应”,相信,我们班上会有更多的小丽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