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欣赏 引导 展现
发布时间:2010-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梅英媛
                                                                欣赏  引导  展现             
记得每次家长会我跟家长沟通时,常常会跟他们引喻:十根手指有长有短,如果每根手指都一样长,那么这样的人就是怪胎了,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有优点有缺点,考试成绩也会有起有伏,如果每次都一样,每人都考100分,也是不正常的,只要孩子尽自己的努力了,就可以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记录一大步。而对于自身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时,却又常常言不由衷地期望每根手指一样长,要求孩子都能个个听话、懂事、不操心,当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指望教育效果马到成功。这样的状况延续了很久,久到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慢性病,知道不足却不知如何改善。让我真正觉得自己肩上教育的责任沉甸甸的却是我刚刚过去的一年教学生涯中的他。
他是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可连续教了几个月,他连一到十都数不来,更别提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了。当时的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单独辅导他也不见效果,心理极端郁闷,试着跟家长沟通,却发现家校不能联合,真是一愁莫展啊。是彻底放弃他,还是继续紧揪着不放呢?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转机。那是一天下午,学校组织大扫除,教室里每个孩子都争着领劳动任务,他也积极要求打扫卫生,我把擦黑板的任务分给了他,并告诉他如何用抹布洗黑板。当活动接近尾声时,突然有老师叫他拿了脏水去浇花。他看到有人还把他浇花的过程拍成照片,特别兴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全神贯注地把水一点一点地洒给花草树苗。第二天我并没有要求再次大扫除,可他在相同的时间里做起了相同的事。看着他阳光下满脸笑容地给小苗逐个浇水,我不禁想:或许换个角度发展他的能力,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和语文老师不再逼着他跟上大家的步伐,让他顺其自然地学文化知识,但重点指导他学习处理生活中的劳务,如扫地、擦桌子、擦黑板、给大家发本子……当他能给全班孩子发本子时,有的孩子连班里同桌的名字还不认识,我更是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欣喜:他的智商不是0!他只是学习方式和时间处理有问题。应该给予鼓励,因此课余我又指导他帮我观察班里哪些孩子趁老师不在时不守纪律,在这点点滴滴的学习中,他也渐渐明白了小学生的责任:上学不迟到,上课要听老师讲,不能随意在课堂走动,课上讲话要举手,不懂的事情问老师,上完课后要读书、写字,集体活动要排队……即使自己听不懂,课余他也会拿了别人的作业抄一遍,字迹工工整整,一个人的潜力还真是无穷啊!我为自己学会换个角度看待孩子暗暗庆幸,虽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但未必走上社会后工作、生活不佳,今年的教师节他居然还给我们语数老师送上一朵鲜花,他还知道感恩了!而我们班的许多孩子也知道他乐于为集体服务,从不因为他成绩不佳看不起他。
或许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一个人,当家长把他们的孩子(他们全家的希望)送到我们手里时,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人员是否能专业地教育每种类型的孩子呢?“换个角度看待孩子”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一种责任,有了这些,我们的教育生命中的许多暴躁、失望、迷茫,会因为“换个角度看待孩子”而变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