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一石二鸟未为不可
发布时间:2011-01-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志英
                                    一石二鸟未为不可
                                                              胡志英
【实录】             
片段一:师:同学们,刚才听了大家感受到的幸福,老师感觉到自己的幸福指数也蹭蹭地直往上涨。那么,感到幸福我们就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板书课题同时课件展示课题)
生(七嘴八舌):错了。
师:有一位男生说,“错了”,告诉我什么地方错了?
生1:题目应该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因为文章讲的是德皮勒老师为了治愈了詹姆斯的心里创伤,而设计了“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的游戏,治愈了他幼小的心灵。”
师:老师还以为是“拍拍手”,我看到的是首先,这是歌词,亮出来很靓丽,然后第二,文章中德皮勒老师一开始设计的游戏就叫“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听了这位男生的话,我知道了,题目应该改为《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师:大家觉得到底是“跺跺脚”还是“拍拍手”?我请一位同学再来说一下。我还是有点模糊。
生2: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德皮勒老师开始用的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教学方式,然而他在听说了男孩詹姆斯的事情之后,他就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方式,改为“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师:老师现在要把题目改过来了。《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修改板书)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给老师指出错误,并且告诉老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见大家在预习的时候,心很细而且非常富有智慧,并且达到了老师要求的第一步骤(课件展示)
初读文章,理清故事内容,并且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这就是:“治愈了自己心里伤痕的德皮勒老师治愈了一个孩子小小的心灵。”
【剖析】
以下以上导入片段是笔者前一阶段开设的公开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的导入实录。
导语是教师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好的导语还会给学生以启迪、感染,激起求知欲望,诱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我开始设计该课的教案时,采用的是传统的揭示课题的方式,但在语文组老师的点拨下,就想既然我本节课的定位就是教给学生提问,那么我为何不导入就从提问入手呢?于是课堂上我故意写错课题,在学生的质疑和求解中,不仅导入课题活跃了课堂,而且最重要的是同时完成了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初读文章,理清故事内容,并且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 真可谓“一石二鸟”,学生在质疑中感知了文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