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生学习的压力比较大,在政治和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后,学生不愿意背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学生怎样读书,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学生会理书。所谓理书,就是梳理课本内容、结构层次。首先从内容上讲,学生要理出哪些基础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基础知识,不仅要找得出来,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记住它。找出来是前提,理解是关键,记住是目的。其次,从结构层次上理书,是指学生在读后能理出教材共讲了几个问题、为什么先讲这个问题,后讲那个问题?理清这些问题的关系,老师在每课之前可印发预习提纲,供学生读书时有目的地定向思考,明确脉络,加深理解。
二是教学生会扩书。扩书是指教学中把与教材知识相关的鲜活的理论新观念、新材料补充进教材。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现实的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解决教材相对落后现实的矛盾,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用变化的观点、事例充实教材。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素质水平的需要。
三是教学生会压书。所谓压书,就是把课本知识由厚变薄、由繁到简的压缩。既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学生复习。这种压缩课本的过程必须是建立在系统掌握课本知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知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压书的准确性、有效性、逻辑性以及趣味性。指导学生压缩教材时,开始一段或一节进行归纳,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概括;随着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一课书或一本书的归纳压缩。
四是教学生疑书。所谓疑书是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设置疑问,甚至提出质疑,从而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地分析、钻研、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