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地理教学体会点滴
发布时间:2010-12-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建祥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意学科渗透的理念,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结合社会新闻、时事,选择适宜的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中国地理》的“分区地理”时,我有意插入本年度发生的一些国际事件,如中日撞船事件,朝韩事件,美日韩军演,中国的实弹演练等,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世界形势,国际政治等,运用多种知识,选择适宜题材,启发学生拟定一些辩题,展开辩论。由学生自由组合成两队,抽签决定正反方,各选出四个辩手,并分头去确立论点、收集论据、组织辩词等。同时也由学生自行商议,例如:结合“中国人口分布”教学,拟定“中国人口分布现状利大还是弊大”;结合“中国水资源”教学,拟定“喝纯水是不是好事”等,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赛前的准备、赛场上激烈争论,学生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更加严谨,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说能力。结合社区环境,配合社会活动,开展实践调查、专题研究。在假期中,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五角场街道进行访问,调查这一地区近几年人口数量变化的状况,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并完成调查报告;又组织学生们在市场上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结合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认识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学校曾要求同学们在暑假中收集废电池,我抓住契机,布置假期研究性学习的任务:通过参观、调查、资料学习等途径研究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通过调查学习,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得到了感性认识,又受到了深刻教育,激发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010.12.3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