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启迪思想,使他们通过直观的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因此,在课堂上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第一、通过学生利用多媒体有关资源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岳阳楼。学生的解说,优美的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学生利用所搜集的资料及网页中的“背景资料”中“范仲淹”及“范仲淹像”介绍作者,为学生领悟课文铺路架桥。
第二、声情并茂的朗读。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阳楼,配上视频的课文朗读,使学生完全置身于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中,学生能初步感受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第三、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专题网页,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读通、读懂课文,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四、通过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第五、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教学中进行调控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学生自由表现的过程中,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组织再次教学的依据。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把目光牢牢地盯死在书本上,认为唯有读课本才算是学习。而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为学生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让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自主实践和探究,既是文本新课学习内容的运用和巩固,又是文本学习内容的补充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