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习作教学由于教学信息传递的单向性,造成了教学信息的反馈延时。指导课很少有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学生只能在习作交给教师后,才能获得老师对习作质量的评价。而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作文教学的个别化学习,网络媒体指导的习作教学信息多向传递,反馈及时。它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主动式信息交流。指导课上不仅当即获得来自教师方面的知识信息,还可以网络媒体、学生之间交流的信息,以此调整自己的习作。教师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作文水平,分别给予不同的写作要求和不同的评语,还可把学生的文章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例:《武进——我们的花园城市》这一网上作文教学的尝试,其教学结构如下表: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谈话导入 情境激趣 | 畅谈武进创建花园城市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以来自己的感想 |
上网、讨论习作内 容和写作方法 | 讨论:你打算写什么?(同学们注意听,是否有与自己相近或相同的选题) 讨论:应该怎么写? 归纳学生意见,提出读写要求 |
小组协作 共同完成 网上作文 | 学生寻找合作伙伴,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合作对象共同完成作文 |
交流评价 |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评价习作 |
这一网络作文课的教学特点是:
(1)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就为大家设定了一个习作大主题,要求大家围绕《武进——我们的花园城市》谈自己的感觉,然后通过学生的浏览速读让学生自己设定写作要求——表达对武进的真情实感,再通过聊天室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在网络环境下搜集和整理处理信息。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40 分钟时间内,学生通过应景诗歌、时事评论、倡议书、建议书形式描绘武进未来蓝图,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3)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网络技术在教学、交流、反馈方面的优势,把网络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建构在网络环境下的生生、师生互动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展现个性,在互改、互评、切磋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