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在失败中成长
发布时间:2010-12-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琴
 

“学然后而知不足,教然后而知困”。最近我对这句话的感悟特别深,确实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在学习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因为通过学习教育专家的先进教育理论、名师的实践经验、各类报刊及网上发布的新经验新信息,会及时供给自己新鲜的“血液”“能源”,并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碰撞,引发自身进行换位思考,能萌发出一些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想法、新的措施、新的技巧、新的点子等,可以促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及时地对教学进行反思,在思考、酝酿、探求,中寻找最佳通道、最佳切入点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一链接的过程,再好的理论也与教学实际难以匹配,也只有在这时,教师才会变成一个思想者,一个拾穗者,一个头脑清晰,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新课程理念下可以说我们每个教师似乎每天都在反思,瞧,我们的备课手册上每一课的教案后面都写着那洋洋洒洒的教学反思。但是否我们每上完一节课就反思了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凭心而论就我本人而言时间真得不够用,那所谓的教学反思其实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什么时候我才会真正地去反思呢?但我去南京听了很多名师上了公开课我感慨良多。

10222324三天的海南京之行,我欣赏到了王崧舟、陈金才、周益民、林莘、赵志祥、薛瑞萍、薛法根几位特级教师的精品课,除了惊叹他们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智慧的教学技巧,我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怎样才能达到他们那种游刃有余的水平,回想自己在东青实验学校的第一堂公开课,教案改了又改,设计了很多种情境,但是专业知识与讲课技巧不是很熟练,教育思想和驾驭教学的能力就更不用说了,我感觉上得不成功。最终我归结为我的教师机智不行,以后我还常常找这个借口,但是现在我更清醒的认识到,我缺乏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意识,很难从一个客观的、建设性的角度审视自身,那成长缓慢是必然的。

我一上公开课就紧张,上得不好会觉得丢脸,但我想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丢脸与失败中站起来的。累累的粮食,源于自然的拾穗;成功的反思,源于真正的教后反思。希望反思可以促使我学习,促使我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