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阅读 自由地交流
周丽敏
《我们爱你啊,中国》作为一首现代诗歌,她以文章的中心为题,直抒胸臆,所以孩子们一读就把握了中心。
一、自然阅读
教学前,鼓励孩子多多阅读。刚刚开学,孩子们有的是可以挥霍的热情和时间,依依呀呀的,在我教学之前,很多孩子都会“唱”这首诗歌了。
在课堂上,仍然是以读为主。自由读,看谁能读得完全正确,读出诗歌的节奏;指名读,读出初步的感情和韵味;分节次读,把每个节次读成一个“小标题”;根据提示读,“爱什么”“为什么爱”“怎么爱”……
教学这样的现代诗歌,我还真的没有什么高招,只能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带着要求不断阅读。
二、自由交流
“啊,我们爱你,中国!”“我们爱你啊,中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爱,可这两句话并不完全一样,你能再读读诗歌,说说你的想法吗?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读诗歌,自由地发表意见:第一句是出现在第一小节,前文写“群星”“太阳”同时出现在祖国上空;“白雪”“春色”同时显现在祖国大地上,觉得很神奇,很迷人,所以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第二句出现在文尾,是因为前面写要“奋发”“开拓”,接着很郑重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第二次交锋都集中到了语法上:第一句突出的词是“啊”,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是刚看到祖国幅员辽阔时的惊喜与自豪;第二句突出的是“爱”和“中国”,直接而坦然地书法了内心强烈的感情。
悄悄发现,孩子们的语感好了,也许是两个月的假期,他们已经悄悄长大。不过,很显然孩子们对各节次内容的概括是没有那么精准到位的,有点灌输的感觉。
三、创造性仿写
对于二至六小节仿写的处理,我分为几个步骤,先是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大致知道是怎么写的;接着《黄山奇松》《莫高窟》《秦兵马俑》等相关课文为引子,鼓励孩子们合作仿写;然后鼓励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同伴评价、修改;仿写两小节“我们爱你啊,常州”。
我们的孩子对中国显然没有那么深的了解,但一说到常州,那就自然有话想说了。
我们爱你——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武夷峰的巍峨险峻,庐山瀑布的气势宏伟,鄱阳洞庭的烟波浩渺。
我们爱你——常州麻糕的香甜酥脆,萝卜干的咸甜可口,南山竹鸡的新鲜,天目鱼头的独特。
我们爱你——滆湖的温柔碧波,天目湖水的清澈澄净,南山竹海高耸挺拔,恐龙园惊险刺激。
虽然很多都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但孩子们在交流时显然比写“我们爱你,中国”的积极性要高,因为他们有话可说。
第一课的教学缺少了我理想中的精彩,但也有我意想不到的生成创造。不论如何,以听、读、说、写为基本方式走进语文的学习,孩子们会慢慢有长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