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从何处入手?我常常为这个问题所困。这样的简单的问题在我的思索中,变得异常复杂。从课题入手?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入手?从与学生的漫谈开始……
而这次的听课之行,我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类型:《祖父的园子》:开门见山入题——“今天,
同时,我感受到,在过去的教学中,有时因为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研究第一课时的开始部分,往往淹没了第一课时学习的重点。例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把课开始的重点放在了解高尔基这个人物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这方面给予过多的时间,反而使学生第一课时朗读课文的时间被削减了,那就顾此失彼了;又如在《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谈到艾滋病,学生的思维是天马行空,可能会谈得比较远。如果教师不及时收拢,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对“小斗士”的思考中,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将被忽略,目标也将无法达成……
在实践中,我发现,找准第一课时的切入口,去粗取精,根据目标合理取舍,才能落实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