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节课,我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指导公式的思路。以书上“拼”的思路为主,渗透“分”的思想,即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一条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让学生猜一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简单说出想法。
2.学生操作的性质。由原来的应答性操作转化为探索性操作。在学生明确要把三角形转化为已经学过并能计算出面积的图形这一操作要求后,提供给学生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四个三角形,其中四人小组中的1、2、3号同学的四个三角形中分别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而4号同学则四个三角形各不相同。学生在操作中要去尝试,在失败后要去比较、选择,这样的操作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而且只有在尝试失败后,才能深深体会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教学的组织形式。分四人小组进行操作、讨论,这已为广大教师所采用,但小组中四名学生的材料各不相同,操作中可以互相借鉴、帮助,却无法模仿别人的操作。4号同学无法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促使其他学生自觉去分析、研究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的特点、关系,并促使4号同学动脑筋去探索其他方法(如可制作与手中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等)。
遗憾:效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学生的思维并不活跃,注意力并不集中,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关键自我探索意识不强。还是老师要学生学,不是学生自己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