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到“不简单”
汪海英
今天教完了第三单元十一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简单”——这是这篇课文给我的第一印象。初读课文,觉得它的简单在于:一、与前两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不同,本文似乎没有歌颂伟大的人物,也似乎没有十分难懂的哲理。二、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让我一读就一下子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继而就思考:这样的文章该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似乎浅显易懂,似乎没也什么地方值得细细探究的!
带着疑惑,我再一次细细阅读课文,随着对作者杨红樱的进一步了解,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又翻阅了教学参考用书,又上网浏览了相关教学辅助资料,才逐渐改变了最初对它的认识。它很不“简单”:一、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杨红樱作品《男生日记》中主人公吴缅的一则日记。它除了是一则日记之外,还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二、杨红樱创作本文,是借孩子的口向孩子们推荐好书,这样更容易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们乐于接受。想到这儿,我豁然开朗,除了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上,还应该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
所以,我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当拓展故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本涉及故事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质疑,如主人公鲁滨逊如何种植大麦和水稻,如何救下星期五?他后来又是如何离开孤岛的?请正在阅读或已经阅读本书的同学相机介绍。因为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我就布置了对本书的阅读。所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介绍得滔滔不绝。其他同学听得也津津有味。从他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读过书的同学无比羡慕。相信他们课后也一定会去主动阅读这本书。
二、欣赏名言以指导读书方法。在师生共同品析本文的名言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的名言,让学生品读理解。相机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读懂故事的内容,还要学会用慧眼发现佳句,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下来。要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不能只满足于对故事的了解。
三、领悟送书目的以获得人生启示。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爷爷把书赠给爸爸,爸爸又把书赠给我呢?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爷爷和爸爸写在扉页上的文字,让学生同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实一家三代之间并不只是在传递一本书,而且还在传承一种精神: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这本书真的有么大的作用吗,在本书中你还会有怎么样的收获,就请学生课后认真阅读,还可以与读过的同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
四、对课堂的生成进行合理的引导。课堂上在理解完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有个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鲁滨逊幸福吗?一阵静默之后,我鼓励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1:我被鲁滨逊那坚强的毅力、大无畏的精神和求生的本能深深地感动了。刚开始,我认为他不幸福,因为他十分孤独,一个人在荒岛上过了若干年,还要忍耐风吹雨打,做事情都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干,想找个人说话都不行。直到他救下了野人“星期五”才摆脱了孤独。可我又转念一想,他又很幸福,因为他在荒岛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做事情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直到回国后,那个岛上的土地使用权还在他手中……
学生2: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不幸福的人,虽然他衣食无忧,但他一开始在这座岛上没有一个亲人,大家都知道,人是不能离开社会这个群体的。鲁滨逊孤独一个人在岛上生活了那么多年,他肯定会很寂寞的。
学生3:我很羡慕鲁滨逊。我相信鲁滨逊在岛上生活得一定很幸福,他在岛上无忧无虑的,对外界的纷争和事情一概不知,自由自在的。在岛上不愁吃,不愁穿,而且还养了一只可爱的鹦鹉作伴,我真羡慕他的自由。
学生4:我觉得鲁滨逊还是挺幸福的,因为那次海难中船上的人都死了,就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上帝还给了他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火药、工具等。
学生5:我觉得他过得不幸福,因为鲁滨逊在孤岛上虽然还有一只鹦鹉和“星期五”陪伴他,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想念他的亲人和朋友们,也会感到寂寞……
学生6:鲁滨逊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而他的这次历程也使好好冒险了一番,让他的聪明才智与坚强的毅力充分发挥了出来,所以我感到他很幸福。……
听完同学们精彩的回答,不难发现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死里逃生的鲁滨逊在孤独、忧郁的环境中和大自然抗争,艰难生活的景象。在这样一个悲惨的环境中,有多少人能看到生的希望呢?鲁滨逊在极度的慌乱、恐惧、痛苦后,用理智、智慧、信心、勇气一点点地战胜面临的各种困难,更重要的是,在那个可以称作“绝境”的环境里,他学会“感谢”,他感谢上帝让自己成为此次海难的唯一幸存者,他把苦难当成一种特殊的幸福,并在其中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去。他觉得是上帝用磨难擦亮了他的双眼,让他看清自己。
是啊,当我们在幸福生活中安逸的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时,我们可曾对这一切美好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可曾用心去珍惜过他们?学完这篇课文,不仅让我和学生明白了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也让我们对幸福有了一次更深刻的领悟。
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学生都能津津有味地听讲,真正地跟着我走进了课文,走进了鲁滨逊,使他们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迸发了浓浓的阅读兴趣,也收获了阅读的方法。写到这里,我突然又冒出一个“不简单”:杨红樱真是个不简单的作家,她总是以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却能给孩子们带来不简单的收获,她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这难道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学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