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巧设教学留白 激发探究欲望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彩芬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是的, 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而激发他兴趣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善于“质疑”。此时的教师,要善于设置留白,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念和思维的“摩擦”,才能引发他们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被激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又意识地培养。

 

案例回放:在上四年级美术课《双胞胎》一课时,我没有直接去示范讲解双胞胎——两个物体相互对称的剪法,适当留“空白”给学生去尝试,去摸索。学生各个兴奋地忙开了:有的学生一边剪,嘴里叽里咕噜,眼里充满诧异;有的学生时而欣喜时而不解;剪成功的学生欣喜若狂,一个劲的嚷道,我剪成功啦!而没剪成功也愤愤不平,为什么我的花不一个个连在一起呢?老师,为什么我的花有的只有半个呢……过后,我让学生上台演示讲解,虽然学生的话语不是那么的简洁,但在质疑中他们学会了发现,他们的头脑不再是一片空白区间,他们用自己特有的观察和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去挑战问题,去解决问题。我想这才是“空白”设计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