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举 起 手 来
发布时间:2010-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涛
 

举 起 手 来

——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探索实践

教学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长方体的6个面,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用长方体的哪部分名称来表示仍搞不清楚。在讲了一遍又一遍后,学生还是搞不清,总不能让他们死记硬背吧。看着他们一脸的迷惘,我无意识地举起了手,看着举手的姿势,忽然灵机一动,左手平放,右手举起这不正好构成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吗,于是我摆出姿势,让学生也跟着我摆出举手的姿势,说:“同学们,从你的举手姿势中你能看到其中隐藏着一个长方体吗?”

看着自己的手,有的同学“啊”地叫了一声,“对,有长方体。”

“你能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生:“举起的手就是长方体的高,平放的前臂就是长方体的长,后臂就是长方体的宽。”

“是呀,是呀。”其他学生听了,也频频点头,嘴里一边说着长宽高,一边用手指着。师:看着你的手势,你能说说长方体的底面是那两条边构成的?

生:长和宽。

师:前面、左面呢?

生:前面是长和高,左面是宽和高。

学生在形象的手势中轻而易举地说出了这些面的构成。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

    第二天,我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各个面是由哪两条边构成的,他们自觉地举起手,对着手势说起来。

回想这一幕,不由想起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的确,我们的孩子在听过之后,并没有记住,在看过后有印象,而只有当他做过后,他才会记住。听过、看过、做过才是学过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动手实践,而是一味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听得索然无味。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要多给学生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实物,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得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愿学,乐学,善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