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课堂需要“节外生枝”
发布时间:2009-04-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铭

课堂需要“节外生枝”

——中小学英语“送教下乡”活动反思之一

                                                 

教学内容:牛津初中英语7Bunit3 语法复习:一般将来时。

授课班级:七(3)班

教学细节一:

在引导学生复习了一般将来时的相关概念后,我请同学翻译句子,并请几位写到黑板上,以便集体校对。其中有一句是:他打算明天步行上班。A同学的答案是:He ll  plans to walk to school.  B同学上来改为:He is going to walk to school. 在集体评讲前,我还在提醒自己一定要向学生解释plan已经含有“将要做”的意思;可是在实际操作时却忽略了,只是简单的校对答案。直到课后讨论时,我才在其他老师的提醒下想到这个“节外之枝”。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最理想的教学活动就是完成预设的教案,对待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常采取忽略不计的态度,而不是“节外生枝”。其实,生成,包括错误的生产都是积极地动态教学资源,教师要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预设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让全班学生都受益。

后记:

    在最近校对练习时,又有学生出现了上述问题,这一次我没有“忽略不计”,而是详细解说了plan 与一般将来时的关联及区别,并引导学生举例,效果较好。再碰到这样节外生枝的情况,我采取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争取当堂解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