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对提升口语交际课有效性的一点想法
发布时间:2010-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静芬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赵静芬
 
“口语交际”在练习中,是一个比较容易让人忽视的环节。曾经,在我的课堂上,这个练习总是从读要求开始,再由教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练习,再演示。如此下来,便觉得大功告成,于是草草收场。如此下来,学生都能自己摸出点上这“口语交际”课的道道来了——不就是跟着老师或者比较好的同学说上那么几句吗?前不久,聆听了一堂三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主题是“我家的一张照片”,受益匪浅:“口语交际”课如何有效?下面我结合其中的几个片段来说说我的想法。
【片段一】
师:成长岁月里,一定有许多照片。有的记录快乐童年,有的留下一家幸福的回忆,有的藏着有趣的故事。课前,老师搜集了你们中间的照片。请欣赏,轻轻叫出他的名字。
[滚动式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在沙滩上游玩。
生:***在红梅公园游玩的照片。
生:**好像在一个地方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简短的话,说了你看到了照片。那这些照片的主人会怎么介绍他呢?照片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滚动照片。随机喊停。出现一张照片。由照片的主人公进行介绍。]
【片段二】
师:刚才请三位同学讲了自己的照片,你发现这三个人各有什么不同?
生:都是小时候拍的。
师:你发现了照片的不同,可你发现他们在介绍时有什么不同?
生:都难为情。(你发现的是共同点。不同的地方呢?)
生:第一个把纪念价值说不出来。第三个说完还表演一段节目。
生:表情都不一样。
生:郑有点害羞。徐不好意思把小时候的动作做出来。
师:(小结)大家都听得非常仔细。郑用简短的话介绍。庄涵是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她介绍。第三个同学介绍时还配上了动作。
片段三
师:现在,把你的照片拿出来小小组内相互介绍一下。如果她也不会介绍,我们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他。
生互相介绍。
师:你推荐谁来介绍?
生:推荐**,介绍的方式特别好。
生:推荐***,他介绍的这张照片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有趣。
(实物投影照片,由学生上台介绍。)
【片段四】
师:一幅照片就是一幅画。每一幅照片都可以给自己的名字。就像刚才给**取名字。如果给你的照片取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
小小组交流。
师:把已经取好名字的照片给大家介绍一下。再说说你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
生:取名,坚强的老树(?)活着两百多年,蛀空了,但仍很顽强。
生:取名疯狂的我。猩猩在我旁边,我认为我自己很疯狂。
生1:改个名字,叫勇敢的你。
生:取名,呆呆的小羊羔。我的名字里有个聪,经常被人误解成洋葱。这里面的我还有点可爱,有点伤傻乎乎的。
生:取名,茅山的快乐。旁边是我朋友,可不是我哦。是和我朋友坐缆车时拍的。
生:取名美丽的花园与我相伴。两岁时阿姨家有个非常大的花园,而且里面非常漂亮。
【片段五】
师:看来大家交流照片的兴致非常高。有没有哪张照片留给你印象最深。你想对谁说说?
生:**,和猩猩坐一起都不怕。谢谢你这样说。
生:**让我第一次见到了照片里的猩猩。坐在一起一点不害怕。
 
从以上几个片段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口语交际课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师生互动多向教学模式。
1、营造氛围,诱发说话的热情。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口语交际的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趣,为其创设合适的交际的情境。媒体的介入使一张一张照片清晰地展现在所有的孩子们的面前。在紧紧拉住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把学生吸引进了照片所描绘的过去的情境中,勾起了学生的美好的回忆。自然就激发了学生想要介绍自己和迫切地想要了解他人信息的愿望。因此,依据教材创设口语交际的相关情境,形成与教材规定所需要的口语交际氛围,这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
2、重听练说,提高说话的质量。
口语交际时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以交际为中心的。
一要重听。以听为首,比如以上环节中小组交流,推荐介绍,并且要说说推荐的理由;出示四张照片,指名介绍,猜猜哪个才是他(她)……要使听者紧扣说话者的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双方处于互动,实现真正的“口语交际”。
二要练说。应该分层次地提高说的质量。片段中的教师引导学生从开始的自我介绍——提问帮助介绍——加上动作介绍……在学生推荐学生介绍时,又针对学生介绍时的不同生成,引导学生可以抓住照片的人物或风景或者事件等不同的主题作重点介绍。不仅交给了学生交流的技巧,更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淡化示范,还自主说话的空间。
    听完这节课后,有部分教师认为在学生练习说话的环节中,教师应该适时地进行示范,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我认为,教者的智慧就恰恰体现在这没有示范之中。在平常的课堂中,我发现只要教师一示范,这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可够强的,马上就“人云亦云”。多少个性化的语言就扼杀在这恰似好意的示范之中啊。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口语交际课中淡化示范的作用,还学生一片自主生成的空间。当然,这不示范绝对不等于听之任之。你看,片段中的教师,看似没有示范,实则是润物无声啊。她那充满激励性、提升性的评价语言,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成,对学生进行了无形的指导。正是这如同溪水般的载歌载舞,才让学生的语言如同鹅卵石般渐趋完美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