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情感的交融,心灵的沟通
发布时间:2010-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希文
今天聆听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失去双腿的女作家卫宣利在天真灿烂的盲童女孩的感染影响下,从“灰暗无比”的沮丧绝望中转变成了“光明温暖”,对生活充满希望。这堂课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薛发根老师的教学智慧,这是一堂师生与作者心灵火花相互撞击的语文课。
首先薛老师注重设疑激趣。兴趣是最后的老师,薛老师多次设置悬念,如读题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说“番茄太阳”是什么,为什么加引号……教学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后,作者从“灰暗无比”变成“光明温暖”,薛老师又设置悬念:是谁温暖了她的心,是谁使她变得光明……这些提问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读中思,真可谓“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其次,薛老师能注重将词句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相结合,如字词教学时“蔬菜”你知道有哪些蔬菜,“亲戚”你有哪些亲戚,“捐献”你曾捐献过吗?在体现作者“灰暗无比”的心理时,又引导学生说说什么地方是灰暗的。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知道:下雨前的天空、低矮的房间都是灰暗的,有效地体会了作者此时低落伤心的心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词每个句都在学生心间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再次薛老师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走进作者心灵世界搭建桥梁。第一小节作者说“生活艰苦”“心里灰暗无比”在学生第一次朗读后,薛老师借助于课文文字,合理补充了与作者生活经历中体现艰难的内容:17岁失去双腿,24岁婚姻不幸,投稿无望……有效地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为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引导学生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既动口动脑又动心动情,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伤心悲观的心情,在再次朗读这一小节时,作者“灰暗无比”的心情得以充分的表达,学生也由此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
这堂课经薛法根老师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学生渐渐走进了文本与作者有效对话,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