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能大练兵中,我有幸聆听了许卫兵老师的《认识分数》这一课。感觉许老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感受许老师的精彩课堂,让我赞叹不已,尤其是以下几个片断让我记忆深刻。
片断一:
教师在用猴妈妈分苹果导入后,先从给4个小猴分一个苹果,要做到公平该怎么分,每人分得多少?复习了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一层面: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接下来老师继续提问。
师:第二盒水果分给4个小猴,要分得公平,该怎么分?
生:也要平均分成4份,一只小猴吃一份。
师:一只小猴吃其中的一份,那么一只小猴还是吃了这盒苹果的1/4,对吧?那么你猜猜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生1:4个。
生2:2个。
生3:8个。
师:盒子没打开,我们不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几个苹果。但是不管有几个,必须平均分成4份,一只小猴吃一份。每只小猴可以分得这盒苹果的1/4。(出示:每只小猴可以分得这盒苹果的1/4。)
接着出示盒子里有8个苹果,并指名学生到多媒体投影上把苹果平均分成四份,用多媒体演示每份用虚线隔开。
师:小小虚线作用特别大,看,这虚线就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了四份,一份就是1/4。
片断二:
师:12个苹果的1/4我想要把它表示出来,你能告诉大家哪是它的1/4吗?
生逐一在媒体上指出来,说明每一份都是1/4。
师:虽然苹果多了,为什么又是用1/4来表示呢?
生:我们都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
师:是呀,小小虚线来帮忙,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一个苹果还是一些苹果,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4。
片断三:
练习中10个圆片用虚线平均分成了五份,其中一份涂上了红色。要求红色部分是圆片的几分之几?
生:2/10,也可以是1/5。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1/5。因为这里虚线把圆片平均分成了五份,一份是红色的。
师:说得真好。如果用2/10来表示的话,这个图可以怎么改?
生:用虚线把它平均分成10分,红色部分就是2份,就可以用2/10来表示了。
师:真聪明。当一个部分用分数来表示时,如果有虚线,就要看虚线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如果没有虚线,我们也可以自己画。
思考:
认识分数教学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学生往往会把整体中的个体看成分成的分数,而导致向上面出现的2/10的错误。
许老师在教学时,紧紧抓住虚线在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只要看虚线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其中的几分之一。用哪个分数表示与这里的总数没有关系,只与分成的份数有关。他用“小小虚线作用特别大”“小小虚线来帮忙”几句话给学生指明了看图的方向,要看清虚线把这些苹果分成了几份?一份就是这些苹果的1/4。清楚地指出几分之一的概念: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抓住了分数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合理地判断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这部分的内容。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许老师在这里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深思熟虑,发现在这里利用虚线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题。教学中就巧妙的利用虚线这一辅助手段,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分成的份数,教会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可见许老师对教学的精心。这也是我需要向许老师学习的地方。以后在教育教学中要多为学生考虑,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精心设计好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