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过渡语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0-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雅频

过渡语的艺术

潘雅频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的确,美的语言是蜜糖,它能牢牢地粘住学生,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今天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跟老师执教的《“番茄太阳”》对此深有感触。薛老师的课设计精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特别是他的过渡语和值得我学习。

1.简洁明了,直奔主题。一堂课时间是有限制的,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走进文本,教师过渡语很重要。准确简洁的过渡语是薛老师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在第一部分学习生字词时,薛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黑板上的词谁会读?老师不教,会读的同学勤奋、聪明。”苏教版教材的“识写分流”让学生的识字量大大提高,“蔬菜、亲戚、捐献”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很难,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学习的状态。又如,在解题时,薛老师直接问学生:“读了课题,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读完课文,问学生:“对于那些好奇的问题,你有话要说吗?”这样,让学生明白,我要学什么?该怎么学?老师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善于变化,富有感情。呆板的语言容易让听者疲劳,教师的过渡语要富有变化,教师可以用情感真挚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文本的情境,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调控整个课堂,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小节时,最值得我学习。第一小节只有一句话:“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薛老师先请女生来读,学生读得很流畅,薛老师是这样来引导的:“你读得很好,读了第一小节,卫宣利阿姨告诉了你什么?”“老师告诉你,十七岁那年,为阿姨遭遇车祸,只能靠双拐来走路。现在你再来读一读。”学生的朗读有了明显的进步。接着,薛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这一次的朗读有了变化,从你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为阿姨遭遇的不幸。老师再告诉你, 二十四岁那年,因为婚姻问题,为阿姨和父亲发生了争执,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了这座城市,以写作为生。但投出去的稿件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现在你再来读读这一小节。”“了解了一个人的生世,知道作者要告诉你什么,在向你倾诉什么,你的朗读会更好。”在薛老师充满感情的诉说中,学生们一点一点地走进了文本,走进来为阿姨的世界,走进了为阿姨的心中。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条美丽的项链,那过渡语就是穿起一颗颗珍珠的线。它是对学生的赞美与评价,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我们的过渡语有很大关系。薛老师从教材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准确而又简洁、亲切而又生动、机智下充满幽默,富于变化,合乎情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有滋有味地学习,使每一位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