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学问的转身
发布时间:2010-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peer

学问的转身

东青实验学校 邓涵健

学习中善于提问是探索未知,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课堂上的提问大多来自于教师。假如是学生感兴趣的,那这样的提问是有效的。但假如教者所提,学生学了很茫然。这时就提醒教师要转变个角度来提问。这就是今天谈到的学问的转身。

英语教学中有一“句型转换”的板块,无论我怎样启发学生提问,但学生一直错得很多。这一直让我困惑了很久。如“My father is in the study.”(对划线部分提问)按以前的教法,和学生说 “in the study”属于地点概念,用“where”来问。但结果就如上所述。今年教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面对这么难的练习,这么多年的教学困惑又浮上心头。“以生为本”不由自主地浮现我的脑海。对啊,假如我是学生,我对这个题目有何提问?我很快提出了第1个,1.已经知道答案“in the study”,为什么还要问。2.学生知道“in the study”是地点概念吗?会用where来问吗?第2个问题,通过熟悉where来解决。但第1个问题,我就意识到这一题目的抽象性对学生的困惑。我马上改变了这个题目的一小部分。由“My grandfather is in the study.” (对画线部分提问)变为“My grandfather is in the     .” (对画线部分提问)。我问学生你想问什么?开始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在思考。但不一会,1个,2个学生举手问了。第1个学生说:你的爷爷在哪里?我问学生们,你们还有其他问题吗?都沉默。那你们会提什么问题呢?学生们忽然齐声响亮回答:你的爷爷在哪里?那一刹那,我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以上的题目我只是做了个小小的变化,但却触动了学生提问的内驱。使学生自然地去问,能问。紧接,我把原先的题目拿出来“My grandfather is in the study.”(对画线部分提问)。我很清晰地评析“in the study”是个地点概念。问词用 “where”,“in the study”在问句中不出现。问词后面紧跟动词is,my变成your,其他不变。

紧接第2个句子:The boy with big eyes is my brother. (对画线部分提问)我也是采取类似的方法。我先出示的是:The boy with big eyes is       .我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学生们想了想,有的说那大眼睛的男孩是谁?有的说那大眼睛的男孩在哪?我都给予肯定。当我出示The boy with big eyes is my brother. (对画线部分提问),有2/3个同学马上说那大眼睛的男孩是谁?我总算舒了一口气。后面同学很快齐声说那大眼睛的男孩是谁?

一旦学生懂这类题目的意思。提问也就自然而然会了。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但学会有的放矢地问,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的例子告诉我,有时传统学问一转身,侧重在学习如何问,会帮我们找到一条更好的学习捷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