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的巧妙捕捉,开发利用
东青实验学校 侯新国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对文本的理解会有各自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课堂上学生不可能完全按老师预先的构想进行的,常常跳出我们的预先构想进行的,常常跳出我们的预设框架,给我们一些意外和惊喜。因而教者应巧妙捕捉开发利用,不能依于教参的唯一答案,也不应回避或淡然了之。应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创造性地学习。
记得在我教学《祁黄羊》一课时,就有这么回事。
师:“对悼公称赞祁黄羊的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这是说祁黄羊举荐人才对外不回避有仇的人,对内不回避亲人。做事正直,从公心出发。”
师:“对,祁黄羊一切从公心出发,大公无私的品质,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我本想让学生理解一下句意,从而来概括一下人物品质就完事了,突然小红举手发问)
小红:“老师,我觉得祁黄羊有点问题。”
(我一听虽有点不耐烦,但不想打击学生的提问热情。)
师:“你说说看,有什么问题?”
小红说:“祁黄羊是晋国的中军尉,身处这样重要的位置,连解狐大病在身不久于人世还不知道吗?如果真的不知道那他举荐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他知道的话,他推荐解狐,知道他因病不能接替职位,目的还是举荐他儿子。我看他不是出于公正,而是出于私心。”
他的话让我感到意外,这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又怎样去引导,说服她呢?我真犯愁了,但转念又一想,觉得她说得有道理。还是让大家来讨论理解一下祁黄羊的品质吧。
师:“祁黄羊到底是否出于私心,大家来帮我想想好吗?”(同学们见老师请他们帮忙,个个兴致盎然,纷纷举手发言)
生2:“祁黄羊如果真有私心,让儿子当上了中军尉,他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没有真本领,肯定马上会被撤职的,这不会让人笑话吗?”
师:(赞扬)高见,有可能。
生3:“如果祁黄羊真有私心,他的儿子没真才实学的话,带兵打仗可能会死在战场上呢?这样既害国家,不也害了他儿子吗?”
师:(赞扬地)想得深,想得远。
生4:“我看如果祁黄羊真有私心,就不会推荐解狐了,因为杀父之仇是任何人也不能忘记的。他之所以推他,一定是从国家利益着想的。”
师:(赞许地):“是呀,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冲突时,我们应该顾全大局。”
生5:“祁黄羊如果有私心,他就不会辞职了。自己一直担任不辞去,既能养病又有高官厚禄,不是更好吗?所以我看他是出于公心,我们应该学习他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
师:(点点头)“你很有钻研精神,说得太棒了。”
小红(又举手):“听了大家的话,我终于明白了。祁黄羊一心为公,真了不起。”
师:“祁黄羊是了不起,但你今天能发现这样那个有价值的话题,也很了不起。我们读书就应该向小红同学一样善于思考大胆设想,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阅读教学,应用心关注学生的回答,巧妙捕捉,好好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