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旧知复习导入法
发布时间:2010-06-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建军

 

旧知复习导入法

这是新课导入最常用的方法,即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入新课,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与过

渡。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一举多得,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

垫。如讲“郑成功收复台湾”前,通过提问“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自然过渡到新课。

师问:请你列举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生复习回答:早在三国时期,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隋炀帝时也三次派人去台湾,这都

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到了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对台湾和澎湖列岛进行管辖,台湾正式成为中

国的神圣领土;清朝在1684年设置了台湾府,1885年又改为台湾省。这些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的神圣领土。

师接着问:台湾在历史上的分离与回归,由此导入新课。

生看书回答:1、1624--1662年:荷兰殖民者霸占了台湾38年,1662年被郑成功率部收回,建立了郑氏政

权,1683年康熙帝时派大将施朗灭掉郑氏政权,统一了国家。2、1895--194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

割占了台湾半个世纪,1945年10月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归祖国,但被国民党蒋介石统治起来。3

、1949--至今:国民党随着内战的失败,1949年逃往台湾,使台湾与大陆出现了第三次分离。但要注意,

前两次是殖民侵略造成的,后一次是内战造成的遗留问题。

师补充有关知识如台湾问题的现状和前景:1,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是美国,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障

碍是台湾。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

中国”的阴谋。1972年尼可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1978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在美国同意在

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基础上,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此后,美国虽然声称坚持“一个中国

”的立场,实际上反华势力一直支持台湾,把台湾作为牵制大陆的一个工具。2,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

问题作的努力: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早日解决

统一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

国的方针。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问题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

策》的谈话,主张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后来,邓小平又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得到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通过。人民政府支持海峡两岸的往来,民间交往的

坚冰已经打破。2005年,十届人大三此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3

,台独闹剧及前景展望:李登辉和陈水扁等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不断制造“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台独”的活动,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也越来越不得人心。以马英九为新主席的国

民党和宋瑜的亲民党的势力越来越大,大有以后在岛内助政的趋势。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

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政府主张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统一的决心是坚定的,不论是从历史

角度,还是国家安全方面、经济方面、民族情感方面,我们都决不允许台湾再从祖国分裂出去。我们要以

历史为据,以历史为鉴,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分裂祖国的阴谋,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维护祖国领土的统一

和完整。随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实现。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

败的!
   反思:通过复习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知识导入新课,展望台湾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不仅有利于学生对

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

效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