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1:
六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理想的风筝》,文章作者深情回忆了小时候的残疾老师刘老师那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令人钦佩的形象。教学完这课,我联想到学校德育处学期工作计划中五月底有一个名叫“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学生征文活动,于是我就着手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在明确写人必定通过写事来表现后,同学们就专心致志地写了起来。第一次的习作不算成功,大多数同学文中没有具体而典型的事例,没能突出该老师的特点,也谈不上抒发的是真情实感。在我针对性的讲评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练笔。这次,同学们选取了能体现该老师特点的事例来进行描写,同时也能发自内心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我看了比较满意。
教学活动2:
我看到这最后一单元的习作练习是“给老师写一封信”,于是我就想,学生刚刚写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何不趁着学生情感的喷涌之际,马上来给那老师写一封信呢?效果肯定不会差。果然,学生的情感又一次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表达。在信中,孩子们尽情回忆往昔愉快的学校生活,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同学、老师、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活动3:
在以上两个教学活动之后,我们要学习本册课本最后一篇课文了,课题叫做《明天,我们毕业》。课文以优美流畅的语言对小学六年生活进行了回忆、总结,抒发了作者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之情。我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脉络梳理,然后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诵读文本,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一课我感觉学得很轻松,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一些语句的含义。譬如“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对于课文的朗读学生的情感也相当到位。总之,对于本课的学习,我感觉要比预计中的轻松高效。
教后反思:
以上3个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我不是刻意的,应该算是随性而作。就是这样的一次偶然,却让我收获了一个高效课堂。过后想想,怎样使得平时的课堂高效,还真需要我们去踏踏实实地动动心思,像这样变换变换教材的安排顺序,再与平时的学校工作相结合也不失为高效的一招。看来,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我们,还是应该坚持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