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谈《碧螺春》教学
发布时间:2007-11-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东青实验学校蔡凤娟

谈《碧螺春》教学

东青实验学校     蔡凤娟

《碧螺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采茶”这一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1、带着感情读这一段,想一想这段文字描绘了什么图画?请你给它起个名称;

2、这幅图画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种景物最美?

请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品味它的美;

3、在朗读中读出景物之美,读出画面的美。

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了颇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在画面的欣赏中发现美,体会美,表现美,受到美的熏陶,把学生带到了江南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茶场。这一过程有利于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能充分展示学生自读自悟课文的过程,甚至还能引发学生充分感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点引学生抓住“空中弥漫……茶树丛中”、“太阳升起来……染上一层金色”等词句来感受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抓住“披着晨雾……结伴向茶园走去”、“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采茶姑娘……摘下一片片嫩芽”等词句,体会采茶姑娘的勤劳和灵巧及采茶时兴奋、愉快的心情。

这样的教学融阅读、思维、表达训练于一体,学生动脑、动口,反复朗读,仔细思考,读思结合,在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阅读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2007-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