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都是一道例图惹的祸
发布时间:2009-04-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梅英媛

都是一道例图惹的祸

                                                                                                                                          东青实验学校  梅英媛 

【镜头回放】:本学期听了教研组的一堂《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教者作了如下设计:课前让学生准备三种三角形,并把每个角的度数都量好。课中教者首先在学生了解一副三角板的每个角度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每块三角板三个角的和,从而揭示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这个环节应该说还是比较流畅的,所提问题导向性也比较强,因此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引导展开思维活动。接着教者让学生取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三种三角形验证“是否其它每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学生们纷纷取出笔、自备本进行计算,由于每位同学自己随意画出三角形,自行量出的角的度数有偏颇,导致很多学生的结果出现了误差,与教师的预设发生偏差,有的内角和大于180度,有的内角和小于180度……随即教者让学生看者课本28页上的例图,学拼三个角。(如图) 

 

 

老师没有说明为什么要照书上这么拼,学生也没看明白图意,因此很多孩子拿了三角形不知该如何下手,十多分钟过去了,课堂中真正理解图意并折出相符图形的孩子并不多,最后教者很无奈地叫停,然后示范用手折的整个过程,再介绍用剪刀剪下三个角拼一个平角,再让学生再次拼平角,由于剪刀剪下的角又是一个小三角形,孩子们又陷入了混淆……(设想如果这时教师改变教学策略,选择让孩子们看黑板上老师的教具:大型纸三角形,教师随手把这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由于手撕没剪刀剪得那么平整,学生不难发现只要平整的边拼在一起:原来三角形的三个角就变成一个平角,即内角和是180度!)

由于这一环节的不紧凑,导致知识拓展应用这一环节匆匆而过,给人以教学失重的感觉,哎!都是一道例图惹的祸呀!

【画外音】:

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数学课堂中课本例图的运用还是很关键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整个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要用好例图。如何切实运用好例图呢?我认为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要深入研读教本,明确在本课中运用例图的目的。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的例图目的主要是借助三角形三个内角可以拼成平角用来验证内角和是180度,拼的方法可以避免量角产生误差的现象,更精确些。教者如果在学生发生操作误差后用介绍的形式引入例图方法,示范拼的过程,或许孩子们可能不会显得那么茫然无措。

第二,操作性的例图,运用时教者应多做“下水文”。如上述课堂中,倘若教者课前尝试看图后试折,就会发现手工把三角形折成长方形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教师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可孩子们不是,他们的思维跟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偏差。教师虽然后来还介绍了用剪刀把角剪下来再拼的方法,可忽略了剪下来的角还是一个小三角形,该把它的哪个角放在一起拼呢?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还是会发生混淆。而“撕角”的方法则避免了上述两种弊端。只有多种方法尝试、预设,才能力争贴近学生思维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创造性使用例图,从学生思维能力出发作多方预设。例图的运用是信息的发布,知识的展示,方法的介绍,恰当、合理、适时地介入使用例图,不仅能在既定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而且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的有效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