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由“破窗理论”说开去……
发布时间:2006-1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金建瑛

 

一次,女儿跟我讲,她们班在上社会课时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不听老师讲课。我诧异地询问原因。女儿告诉我:她们班级原来的听课情况还可以,只偶尔有个别学生开小差,不认真听讲,可是老师并没有说什么,结果大家认为课上不专心听课老师也并不会怎么样,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不听老师讲课了”。

女儿的话使我想起了犯罪学家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凯琳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她上班的路上,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碎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谐调,显得格外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维修,大楼上反而多了几个带破玻璃的窗子……

这一发现使她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那就是如果一堂课上有学生开小差随意讲话老师不加以批评指正,那么,不守纪律的学生会越来越多。

上课如此,学生作业也是如此。学生一次、两次作业没按时完成,你老师不去追究,慢慢地他不做作业的次数会越来越多,而且同班学生也会跟样学样,慢慢地会有更多的学生不做作业。

反过来,如果老师在学生出现一些不良学习习惯苗头的时候就及时加以制止,那学生的情况会好很多,绝对不会出现女儿班社会课上的那种情况了。

我想,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如果班集体中出现一位调皮捣蛋、专门惹是生非的学生,老师不及时加以制止、正确引导的话,班里的调皮生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小学生,年幼不懂事,模仿能力又特别强,贪玩调皮又是他们的天性,一旦发现老师并没有把班里那些招惹是非的同学怎么样,他们就会肆无忌惮起来,变得越来越猖狂。而且这样的调皮学生会越来越多地蔓延开来,以致于最后发展成为一个乱班。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善于观察分析班里的情况,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一些苗头性的东西,就要通过暗示、谈心、正面批评等手段,教育引导学生改正缺点、错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引好路。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破窗理论”体现的就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关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是我们老师手中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及时地处理,小题大做,正是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的明智之举。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关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活用“破窗理论”,我们的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