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走进洋思 走近洋思
发布时间:2006-12-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志英

初听到“洋思”,还是多年前听说的有关蔡校长亲身教子的故事,那时洋思与我隔着重重的雾,是一道迷;第二次听到“洋思”,是汤校长介绍洋思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但当时我并不理解,那时洋思与我隔着一层纱;这次在汤校长的带领下,我终于能够与洋思面对面了。

一路上,我对洋思有种种猜测,总觉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一个口号,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同时,还承担着风险。洋思人为什么敢于这样做?怎么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是“璞玉”呢?但是优异的升学率却是明摆着的。“洋思”你到底是所怎样的学校呢?“洋思,我来了。”

走进洋思,留给我第一印象的不是几幢很不错的教学楼,而是一条简单但又寓意深远的一条文化长廊。一边是八荣八耻,一边是英语单词。其实在洋思中学的各个角落,教室、食堂、操场等所有的地方无不都有标语,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学生沉浸于浓浓的文化的氛围、德育的气息中。

走进洋思,留给我第二印象是洋思的学生。假如你唐突地走进任何一个教室,没有一个学生会因为好奇而分心,全然处于忘我学习的境地,整个课堂平静而有秩序,试想如果是我们的学生遇到如此情况,肯定早已坐立不安了。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地学,食堂内学生埋头“苦”吃,这些学生全然如训练有素的军人。总之不论是课堂上,还是集体用餐,所见学生都是彬彬有礼,行为规范划一。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会学习、会吃饭”的深刻含义。佩服、惊叹之余,也给了我思考:这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的吗?

走进洋思,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洋思中学老师的务实精神,课堂上洋思的老师讲实效,轻形式,没有平日我所熟悉的公开课的热闹,情境设置至多,学生参与的“热情”之高,有的只是朴实的形式: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纠正、讨论、指导。老师充分的体现了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充分地体现了学习者的角色,老师的务实真正在洋思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看似简单的课堂教学,实际上需要老师仔细地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需做精心的选择,还需仔细的研究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今天,我真实地走进了洋思,似乎也走近了洋思,但是我真切地知道我离洋思还很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