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语文课是学习苏教版第七册的《泉城》,在学习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的名字由来时,同学们稍加思索就说出了答案。因为通过它们的字面上看是显而易见的。但了解趵突泉名字的由来时,课堂气氛一下子冷却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我顿时感到措手不及,因为这也是我预先没想到的。我为自己没有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而感到惭愧,但又秉承着做人应真实的原则,立刻利用课间15分钟查询了有关资料。
据所查资料:说起趵突泉名称的由来,一定要记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趵突泉早年名号繁杂,主要有三:其一,有人以其为泺水的源头,便称其为“泺”;其二,百姓看三道泉喷发的壮盛景观,又称之为“三股水”、“瀑流”或“爆流”;其三,北魏时期人们对三股泉水威猛喷发的气势生发了猛虎出闸、壮士出击的联想,于是“槛泉”之名广为流传。直至北宋,曾巩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具体解释为:“趵”是跳跃的意思,“突”是突出的样子,“趵突’二字传神地表达了泉水日夜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由此,名泉与泉名相得益彰,传颂不绝。
资料是查到了,如何自然的介绍给学生,又有利与学生来理解,我也思考了一番,最后我采取了以万变应不变的方式进行:
1、将这口泉的名字由“趵突泉”变回原来的“瀑流”和“爆流”。
2、引导学生再从“瀑流”和“爆流”的字面上进行猜想命名为趵突泉的原由。
当学生了解到趵突泉原来还有另外两种称呼时,兴趣随即被调动起来了,所猜想的和正确的答案也非常接近了。随后,我再次生动、具体而准确地描述了“趵突”二字的意思及命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