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使其产生尽可能高的效率,也是每一个教育人在苦苦探究的难题。11月日,学校组织我们老师去泰兴的洋思中学参观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
其实,洋思中学在十几年前我就去过一次。那时候,该学校就已经名声在外了。这次到洋思,使我对洋思有了更深的认识。洋思除了那种公认的吃苦精神外,分分秒秒用在教育教学上隐形方式,似乎不为他人所觉察。据我的观察,他们时间出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上
时间出效益,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和分配上。我听了两节英语课。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和安排每一个学生练习和训练活动。每个活动安排得相当紧凑,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掌握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在拓展练习的设计上,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学以致用。
二、体现在“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的时间,就是45分钟。在这短短的45分钟里,如何有效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领会老师的教学意图,尽可能多地学会新的知识、提升能力,同时在情感上也有所发展。精讲多练,就是洋思人在课堂教学中,把时间掌控自己的手里,使时间为教学创造更大、更高的效益服务,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时间的主人。精讲,无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精”,老师讲课不拖泥带水,不搞花架子。这一点,在我听的两位老师上课过程中,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多练”,顾名思义,就是把比较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由此可见,洋思人的时间观念,是这样炼成的。
三、体现在墙壁和环境的布置上
刚到洋思中学时,我在该校的走廊上,看到走廊顶部贴满了。在学生吃中午饭时,我去餐厅看了看。在餐厅的上方,同样贴满了新英语教材的单词。不仅仅有英语单词,还有语文学科必须背诵的内容。从这上面,校方在环境布置上,煞费苦心。他们要让墙壁发挥作用,使学生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以巩固背诵内容。早在十几年前,我去洋思参观时,当时的教育视导员就在会上说,希望我们区里的每一所学校(当时是区),像洋思那样,让学校的墙壁说话,让墙壁成为校园文化的主阵地,真正发挥墙壁的作用。现在想来,洋思人的那种坚持精神,也值得学习。
四、体现在课间操时间后
学生做完课间操后的一点空闲时间,也是洋思人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间。校长利用广播,讲他北京参加一个重大活动的感受和自己的想法。他的主要意思就是要求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乱花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手里有钱,他们就知道怎样乱花钱。我是一个比较正统思想的人,我很崇尚毛泽东提倡的艰苦奋斗作风。学校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洋思人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体现在课后的“盯”劲上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他们在接受能力方面有分等。洋思人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在课后时间上,充分发挥它的辅导作用。他们一刻不让地盯住学生,把学生牢牢地“抓”在手里,耐心辅导,补上缺失的知识。毫无疑问,在这种以“盯”为主要手段的辅导措施下,学生的知识“漏洞”,当然“在责难逃”了。
商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
军人说,时间就是胜利。
老师说,时间就是。。。。。。
洋思人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