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觉得应该……”,“我觉得应该……”虽然窗户外已是月牙高挂,但是我们初中九年级的办公室仍然在进行着紧张地讨论。
明天我们教研组的陈老师就要参加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了,虽然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眼中语文教学的高手,但此刻的她还是显得特别紧张。“大战”当前,我们和她并肩作战。本次上课的题目是《“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我们相信,凭着陈老师的智慧和我们全组共同的努力,一定会呈现一个精彩的课堂。可是一开头就遇到了麻烦。俗话说:
课堂导语是上好一堂课的开路先锋,所以究竟怎么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我们发生了不小的分歧。
A老师:我觉得可以这样导入:
七嘴八舌:不行,不行。这次是借班上课对学生情况不熟悉,加上学生也比较紧张,所以,这样的导入很可能会冷场,整个课堂就会死气沉沉。
B老师以身试讲:上次我去上课就是导入出彩:我课前拿着一把芝麻进教室,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就围过来七嘴八舌:“老师,这个芝麻是干什么的?”我故意卖着关子,上课了,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超。导语:同学们,今天我要来拍卖这几粒芝麻……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七嘴八舌:看来,我们一定要设计一个调足学生胃口的导入。
C老师:我觉得可以从题目导入:(直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大家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用“出征”一词呢?不错,“外出作战,甚至要牺牲生命”,这次“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的行为为什么用出征呢?一起走进课文。
D老师:可以有玉树地震引入,人类被自然征服,但人类也用一次次行动证明自然同样也可以被人类征服。大家知道“神舟五号”飞船出征太空吗?(齐读杨利伟的颁奖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众人评价:以上两种导入方式可能不能调动课堂氛围。
……
究竟怎么导入课文才能起到最佳效果,我们争论不休。
最后还是陈老师自己定下了一个方案,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
“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听谜面:她女扮男装,她替父从军,她凯旋归来,她是谁?(学生:花木兰),古有花木兰出征,今有‘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
点评:为什么这个导语能得到我们全体一致的认可呢?原因一:导入简洁。导入新课的关键在于“导”,因此教师在情境设置上不应绕圈子、走弯路,语言要精练简洁,总之教学流程设计不能影响教学效果。原因二:形势新。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这个导入,用猜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前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