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拓展训练结束了,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因此我想还是一点一点整理感受,梳理本次活动收益吧。
【出发前】:这次的户外活动犹如一场测试,被告知参加拓展训练后,心中忐忑不安,各种想法都有,担心自己身体状况跟不上;担心自己心理素质不行;因为之前听说※※在等哪阵风吹过,担心自己是否也会等风吹……总而言之如同参加每次测试一样,患有考前焦虑症,紧张、担心、害怕,想找个理由跟校长提议退出活动团队,可就在周五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聊到拓展训练的事,她告诉我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它远远比外出听一次公开课的收益多得多,我想多一份体验,即使是失败的体验,出丑的体验,病态的体验,那也是一份财富,坦然地去面对吧!
【活动过程】:周六清晨六点半,我第一个到校了,紧张、激动各有掺杂,一会同事们也陆陆续续到校一起坐上了大巴。汽车疾驰在马路上,我的心情随着路边飞速流动的景色逐渐阳光灿烂,同行的伙伴们也随着大巴的速度情绪高涨。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太湖边的一个训练基地龙头湾。刚到基地,还没安排行李置放教官就命令我们在指定场所穿上迷彩服,培训开始了。
活动一:成立小分队。
第一次穿上迷彩服,才感觉自己是那么的瘦弱,裤子腰围大得能装下两个我,衣服像一件长袍,我们一边相互调整交换衣服穿,一边想办法不让裤子掉下腰。呵呵,还没等细细留意自己有没有衣冠端正,教官吹哨集合了。
整队,1、2报数后38名年轻人被分成了两队,学习“爱的掌声”×××,×××,×××××××,要求拍得整齐响亮,教官仅仅示范一次,我们每个人就都准确无误地掌握了“爱的掌声”,从每个人的笑脸上可以看出都非常地自信,非常地自豪,这掌声从这一刻起成为了我们随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份自信,一份自豪,一份鼓励,也成为了一份激励,一份最高的荣誉!
自己推选队长,同伴合作取队名,设计小队口号,创作队歌,制作队旗,短短的十五分钟让每个小队的队员斗志昂扬。集体智慧取队名:勇者无敌;喊出口号:不抛弃,不放弃;唱出队歌:遇到困难,我不怕不怕啦,我勇气当棉被,不怕不怕不怕啦,超越自我,勇敢向前进,太阳一定就会出现!美术老师大笔一挥成就黄色队旗!(另一队是红队。)
活动二:拉圈游戏
教官为了调动我们的活动情绪,组织我们开展了热身活动:集体听命令拉圈游戏。要求我们两队在十秒钟内拉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圆。可能是因为刚刚分组的原因,各自的队员有了各自的团队意识,迅速拉出了两个同心圆,正当大家为自己的神速沾沾自喜时,教官大声地重申说:“以我为中心的一个圆!”大家才恍然大悟:虽然分两队,但本次拉圈还不分你我!我们的定向思维让旁观者乐得合不拢嘴,不过还好,大家反应很快,及时调整错误开展后面的游戏。
收益:热身运动的确拉动了我们的激情,同时也觉得年轻人就是思维敏捷,知错能改,善于接受新事物,解决问题能力强,这些优点在团体活动时尤其突出,让我一下子看到了不可忽略的群策群力的力量。
活动三:头脑风暴
正式活动之前,教官带领我们坐到圆桌前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首先讲述了一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心态:要用空杯的心态去装新知识,否则满则溢;其次进行了一次叁分钟的测试,结果每个人都掉到了教官预设的陷阱,测试让我们明确了一个意识:做每件事情要有大局意识,要关注整体;最后由队长口述内容,队员根据叙述画出相应的图案,让我们感悟了一种方式:合作交流时,沟通十分重要。活动达到了教官的理想效果,他要求我们在随后的活动中始终要关注这三点。
收益:团队精神很重要,但认真倾听、理解活动要求更重要!
活动四:高空走步
活动一开始,就是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小队的第一个训练项目就是在
收益:挑战自我,勇敢地跨出这一步应是这项活动开展的意图。每位刚登上平台的队员可以说都有怯意,但一旦感受到队员及时送去“爱的掌声”这阵风,送来“※※※,你能行!跨过去吧!”这阵风,都勇敢地成功跨越心理障碍,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我明白了当站在铁塔平台上时,畏惧者等待的也许就是这阵风。
活动五:走缅甸桥
前一个活动结束时,我就听队友说:“高空跨步是最具挑战性的活动,如果这项活动你都成功参与,那么后面的活动应该轻松面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了。”因此心理十分轻松。可当教官带领我们来到一个池塘边,参与沿着上下两条钢丝过河的活动时,心又猛地慌了:我不会游泳,万一掉到河里怎么办?!来不及细想活动开始了。虽说教官给每人系有安全带,可是队员在钢丝上走时,岸上的教官居然使劲晃动钢丝,由于钢丝绷得不是很紧,让走到河中的队友左倾右倒,寸步难行!真替她们捏把汗,同时又想我要处于这种状况该怎么办?我们几个没过河的队员就私底下商量对策,决定另寻一根绷紧的钢丝走,我人高先尝试。还没走几步就觉得整个人被吊了起来,特别难走,这是教官在另一头喊:“谁让你走这一条的!”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当我小心翼翼地安全过河后,教官严厉地说:“这条路两条钢丝都绷紧的,太高了!怎么能随意改变路径!”听到这么说,后面的队员立即回到原来的途径过河。
收益:做事情必须遵守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更改规则。
活动六:生死电网
吃过午饭,教官带领我们穿越生死电网。所谓生死电网就是人从指定的电网孔中钻过去,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碰到电网上。看着教官给我们的19个不规则孔,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有的太高了,有的太小了,根本无法让每个人都通通穿越,这个任务我们是无法完成的!随着教官说给予十分钟商量方案,我们小队立即像一锅沸腾的水,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又互相不倾听别人的想法,二十分钟了还是没有合适的方案出台,教官却说时间到活动开始!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边尝试认可的想法,边调整不合适的地方开始了穿越。首先认同对面应先过一至两名男生,他们力量大,可以接住托过去的 女队员,其次上面的孔先穿越,因为有众人托着就有可能穿过。沈文品和刘晓东从下面的首先爬过去,接着黄彩芬率先脱下外衣光着膀子尝试穿越,当她被大家小心翼翼托送过网后,响起了欢呼声。方法可行!只要被托运的队员听从大家的指挥,选择适合她身材的电网孔,就能顺利穿越,每人都选定了适合的孔。托运薛皎时,不知谁说了一句:小心她的头发!薛皎潜意识地想帮忙,没曾想就触网了。按照约定,只要有人触网,前面过网的人全部不算,这个游戏就得重新做。这下前功尽弃了!有人小声地对教官说:“原谅我们一次吧!太不容易了!”教官让我们每人罚做5个俯卧撑救过网的人,几乎所有的队员同时趴到了地上连做俯卧撑。当还剩6位女队员和朱华锋时,大家考虑朱华锋人高体重,让他单独顺利过网也不易,也用穿越的的方法,先过头,再过脚,因为剩下的人少力量小,可能托不住,实践证明策略是正确的。其余队员在大家的合作下顺利通过。
收益:一个优秀的团队,面对不可能的事情敢于挑战,勇敢尝试,不断反思,扬长避短,那么攻无不克,一切皆有可能。
活动七:扎筏漂流
这个活动让我们每组选择8根竹竿和4个油桶扎好一个小竹筏到太湖里漂流。尽管教官已经提示我们根据来时的交通工具(公交车)的轮子扎竹筏,可还是由于第一次扎,经验不足,每队都在那喋喋不休地商讨扎筏方案。教官实在看不下去了,亲自动手示范指导我们扎筏。大约半小时左右,成功扎好两只竹筏,并推送入河。每队分成两批入水,在我们看来不起眼的小竹筏,居然承载8名队员毫无问题。队员们一边划着自己所扎竹筏驶向湖心,一边玩起了水仗。
收益:众人扎筏心儿齐,在一次次的磨合中,在一次次的活动反思中,每位队员都成了真心英雄。
活动八:盲人摆阵。
教官给我们每人一个眼罩蒙住眼睛,并把八条绳子藏在不同的地方,要求先摸到绳子,然后把这些绳子连接起来拉出一个正方形。要求刚说完,我们队又出现了七嘴八舌,争论不休的现象,始终没有大家一致认可的方案,教官在等了十分钟后再次强制命令活动开始。摸绳的过程好像特别顺利,就说我吧,感觉有人帮了我的忙,两次把绳子放在我的衣服后帽里,使我一下子就找给队长两条绳子,八条绳子没多久就找齐了。可为了便于又快又好地拉出正方形,队友又各说一词,最后有人提议使用我提出的方法,由队长操作,可能是沟通不到位,操作没有成功,我急了,跳出来要求自己操作,指挥队员首先把绳子对折两次,然后自己握住中心,绳子的两端给另外两位队员,他们俩绷紧绳子定点,然后我和另一位队员分别拉着中点的绳子向后退,直至手中握着的绳子两边形成直角,最后全体队员站在绳子的四周。教官命令我们拿开眼罩,我们看到了一个标准的正方形!全队欢呼了起来,教官却冷冷地说:“有什么好庆贺的,虽然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却远远超时了,你们花了整整四十分钟!”全场一下子静默了。接着教官说:“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还是这条绳子,要求在十分钟内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连在一起,共六条边。开始吧!”吸取前一项活动的教训,这次我们谁也不争着发表意见,大家一致推荐章丽红指挥。我和牟惠英负责把绳子平均分成六份,章丽红负责把队员定点,然后她带领我们把绳子依次拉给定点的队员,这次又快又好地拉出了完美图形,当教官让我们再次拿下眼罩时,不仅我们自己鼓掌,旁观者也为我们喝彩!
收益: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时,教官说我们队的问题在于有很多人要做主,但又没有人真正能做主,因此有人说活动中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这样就不会有争论不休浪费时间的现象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团队合作时,沟通交流到位也很重要,首先要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如果同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者没有理解到位,那么在开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导致任务失败。活动中如此,工作、生活中更是如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