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乱”并非无效
发布时间:2010-05-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吕倩

 

“现在开始动手制作,把你们心中的海洋生物制作出来”,随着我一声令下,原本很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就闹哄起来。“课堂纪律”问题又出现了。以前我会很在乎课堂纪律,学生一乱,我就大声说他们。但是现在我越来越发现,“乱”并非不好,并非无效。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学生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合作完成,同学们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我还记得去年1210号,我去参加了常州市举办的初中美术教学观摩活动。在评课时,也就课堂的“乱”重点讨论了一下,因为老师上的这节课也是手工课,课堂上学生动手制作的时候显得有点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并非无效。最后学生展示的作品非常棒。我订阅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杂志上,都有国外篇,在书中所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国外的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

怎样兼顾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其实这对教师的要求就高了,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必然能起到好的效果。真正要解决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反思。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