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境才能设疑
姚军华
初三化学最后一章内容为《化学与社会发展》,本章内容,即使教师不讲,学生只要自学也可掌握,所以作为新授课时,教师只要提纲挈领地讲授一下即可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章内容虽然简单,但因其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较多,尤其是在当今“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它在中考题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本章内容还是要帮学生好好梳理一下的。作为复习课,尤其是知识难度不大的复习课,很多老师感到难于把握,很难上好。之所以难上,是因为它是知识的温故,如果上不出新意来,往往导致事倍功半的作用。
本节复习课,如何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呢?
好的引入才会有好的开始,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我收集了相当多的由于化学操作不甚而造成的污染的相关图片,课的伊始,便利用视频进行反复的播放,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让学生看的聚精会神。
在学生看的如醉如痴的时候,教师设疑: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感受到了化学工业所带来的严重污染,造成了恐怖的环境,这样的后果,难道是我们所学的化学恐怖吗?
学生进入了紧张的思考阶段,搜肠刮肚地去寻找证据来说明化学不恐怖(起到了复习的作用)。紧接着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结果学生提出了问题:虽然化学给社会带来了污染,但只要我们利用的好,是可以避免的,难道化学没有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吗?
教师趁热打铁,结合世博会即将在上海召开,结合“3月27日8:30至9:30的地球1小时”活动,继续播放视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化学知识,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设疑:化学还恐怖吗?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了化学的两面性,也使同学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学好化学,才能用好化学,才能为人类造福。
一堂课,水到渠成。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创境才能设疑,有疑才有问。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