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这种方法最具普遍性
预习,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赋予新的内涵。它是课堂教学前的一种自主探索性学习活动,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知识准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学生预习后,让学生在自主、开放的课堂中学习呢?我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课时作了如下安排:
预习并思考:
(1)比较分数大小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类型?它们的方法各是怎样的?
(2)通过预习,你又知道了哪几种比较方法?你还有别的比较方法吗?举例说明。
(3)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堂上的预习交流:
比较分数大小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类型?它们的方法各是怎样的?请大家分别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
(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的方法就多啦!我利用画图的方法,画同样大小的两个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把另一圆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3份,通过两个阴影部分可看出> 。
(4)我反对,这样太麻烦了,我把它们分别和 比,超过一半,还不到一半,,所以> 。
(5)还可以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 ,> ,所以> 。
(6)我还有方法,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0.67,≈0.43,因为0.67>0.43,所以> 。
(7)我觉得这题化小数做有点不好算,也不一定要通分,我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8)预习时我就想到这个问题了,既然是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单,那么书上练一练,为什么让我们先通分,再比较呢?
教师小结:实际上,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时候,老师认为“通分”还是这种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运用起来也比较简便,所以向你们推荐,当然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