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新:小游戏、高效率
今天数学课学习的是《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已经会解决求和、求剩余以及一个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这里学习的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它是求剩余实际问题的逆思考,实质上是以另一个角度理解的求和问题。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好这一较难的知识点,我在课上安排了一个小游戏——猜猜猜。因为有了这个小游戏的铺垫,本节课的难点顺利解决了。
案例:小游戏——猜猜猜。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小花,(故意藏起来不给他们看),但我不能告诉你们有多少,要你们自己来猜,谁猜对了我就把小花送给他。
生:(小朋友都伸长了脖子好奇极了,纷纷举手)我来猜、我来猜……
师:请小朋友先听老师说完了再猜,老师这里有一些小花,送给A同学5朵后(马上真的给了A同学5朵小花,让A同学举着,A同学乐开了花。),还剩下3朵(我也高高地举起剩下的三朵)。请问老师今天原来带来了几朵花?
生1:老师原来带来了8朵花。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5+3=8
师:为什么用加法算呢?
生1:嗯……
师:看来这个小朋友只会算不会说,谁来帮他说一说?
生2:因为原来就是没有送给A同学的时候,那只要把送给A同学的再拿回来就变成原来的花了。
师:你们听懂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师原来带来的花现在分成了几部分?
生:两部分。
师:哪两部分?
生:送给A的5朵和剩下的3朵。
师:是的,这两部分花都是老师原来带来的,那么要求老师原来带来多少朵花应该把这两部分怎么样?
生:合起来。
师:所以用什么方法算?
生:加法。
师:所以刚才两位小朋友说得对不对?
生:都对的。
师:那我们就一人送他们一朵小花好吗?
生1生2:(开心地接过小花)谢谢!
接着我们又猜了几道类似的题进一步巩固了这一知识点,很多小朋友在“猜猜猜”的游戏中得到了小花,还学到了知识。
在数学课堂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经常需要跟学生玩一些这样的小游戏,小朋友非常喜欢,低年级的小朋友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这样的形象思维来帮助他们理解比较抽象比较难的知识。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兴趣十足,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学得既轻松又扎实。只有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我们的高效课堂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