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堂生成的有效性
在上星期协作片的一次数学高效课堂研究活动中,蒋涛老师的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让我感触颇深。现对其课截取若干片段:
片段一:小明和爸爸一起去恐龙园游玩,遇到了一个难题(两条路线):
师:选择哪条路线近一点呢?
生1:线路1近一点。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我认为两条路线一样近。
师: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2:通过移动线段可以把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教师展示课件中的动画。
分析:上课开始,以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热情,看似与本课内容无关,实则清晰地展示出转化的过程,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转化。
片段二:计算:1/2+1/4+1/8+1/16
师: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
师:你会计算吗?怎样算?
生:先通分,再相加。
师:通分就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是数的转化。
师:如果将这个算式转化为图形,或许会有别的发现。(逐步出示图形,表示算式) 观察图与算式,求这个算式的和我们还可以怎么去求?
生:因为1减去空白部分就是涂色部分,所以算式的和可以转化为1-1/16。即1/2+1/4+1/8+1/16=1-1/16。
师:像这样一直加到1/1024,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直接说出结果。
分析:不直接教给解题技巧,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探索,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解题方法,这样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
片段三:有16支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1.数形结合展示比赛过程,得到结果。
2.(引导学生由“淘汰”进行思考)
师:什么叫单场淘汰制?
介绍:每进行一场比赛就会淘汰—支球队,每淘汰一支球队就得进行一场比赛。
师:比赛的场数与淘汰的球队数有什么关系?
生:比赛的场数与淘汰的球队数相等。
师:该题还可以怎样计算?
生:因为最终只有一支球队是冠军,也就是一共要淘汰16-1=15支球队,所以比赛的场数也就是16-1=15(场)。
追问:如果有64支球队按照这样的规则进行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分析:对一个问题,先让学生独立解题,暴露出学生的想法,再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往往会令我们喜出望外。
反观整节课,我有几点感想:1.教师在图形的转化,计算的转化引导都非常到位,策略的价值体现很自然,反思总结很及时。2.教师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由学生进行直观的感知、理性的思维,出现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还课堂给学生。3.策略的体验很充分。对转化的策略的运用,教师通过各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细细体味要如何运用策略给为恰当。